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三 > 高三物理易错知识点总结

高三物理易错知识点总结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三物理易错知识点总结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三# 导语】高中学习方法其实很简单,但是这个方法要一直保持下去,才能在最终考试时看到成效,如果对某一科目感兴趣或者有天赋异禀,那么学习成绩会有明显提高,若是学习动力比较足或是受到了一些积极的影响或刺激,分数也会大幅度上涨。金笔头网高三频道为你准备了《高三物理易错知识点总结》,希望助你一臂之力!

高三物理易错知识点总结(一)


  一、分子动理论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分子模型:主要有两种模型,固体与液体分子通常用球体模型,气体分子通常用立方体模型.

  (2)分子的大小

  ①分子直径:数量级是10-10m;

  ②分子质量:数量级是10-26kg;

  ③测量方法:油膜法.

  (3)阿伏加德罗常数

  1.mol任何物质所含有的粒子数,NA=6.02×1023mol-1

  2.分子热运动

  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1)扩散现象

  相互接触的不同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可在固体、液体、气体中进行.

  (2)布朗运动

  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微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

  3.分子力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且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总是斥力变化得较快.

  二、内能

  1.分子平均动能

  (1)所有分子动能的平均值.

  (2)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2.分子势能

  由分子间相对位置决定的能,在宏观上分子势能与物体体积有关,在微观上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

  3.物体的内能

  (1)内能: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2)决定因素:温度、体积和物质的量.

  三、温度

  1.意义: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标志物体中分子平均动能的大小).

  2.两种温标

  (1)摄氏温标t:单位℃,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冰点作为0℃,沸点作为100℃,在0℃~100℃之间等分100份,每一份表示1℃.

  (2)热力学温标T:单位K,把-273.15℃作为0K.

  (3)就每一度表示的冷热差别来说,两种温度是相同的,即ΔT=Δt.只是零值的起点不同,所以二者关系式为T=t+273.15.

  (4)绝对零度(0K),是低温极限,只能接近不能达到,所以热力学温度无负值.

高三物理易错知识点总结(二)

  1、目的:验证平行四边形法则。

  2、器材:方木板一个、白纸一张、弹簧秤两个、橡皮条一根、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

  3、主要测量:

  a、用两个测力计拉细绳套使橡皮条伸长,绳的结点到达某点O。

  结点O的位置。

  记录两测力计的示数F1、F2。

  两测力计所示拉力的方向。

  b、用一个测力计重新将结点拉到O点。

  记录弹簧秤的拉力大小F及方向。

  4、作图:刻度尺、三角板

  5、减小误差的方法:

  a、测力计使用前要校准零点。

  b、方木板应水平放置。

  c、弹簧伸长方向和所测拉力方向应一致,并与木板平行。

  d、两个分力和合力都应尽可能大些。

  e、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标记两条细线方向的两点要尽可能远些。

  f、两个分力间的夹角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取600---1200为宜 高三物理易错知识点总结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三物理易错知识点总结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