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三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三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三# 导语】化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有很多都是贴近生活的。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的广泛的。对于理科生来说化学是理综里面的一部分,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金笔头网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三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高三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一


  1、掌握一图(原子结构示意图)、五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最简式)、六方程(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2、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

  ①CH:C2H2和C6H6

  ②CH2:烯烃和环烷烃

  ③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

  ④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XX)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

  3、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原子(1H)中无中子。

  4、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不一定从金属元素开始,如第一周期是从氢元素开始。

  5、ⅢB所含的元素种类最多。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且ⅣA族中元素组成的晶体常常属于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6、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8O与18F、40K与40Ca

  7、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没有同素异形体,且其单质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

  8、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一般形成离子化合物,但AlCl3却是共价化合物(熔沸点很低,易升华,为双聚分子,所有原子都达到了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9、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的性质也活泼,但N和P相反,因为N2形成叁键。

  10、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

2.高三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二


  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9种方法

  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

  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

  3.过滤法:溶与不溶。

  4.升华法:SiO2(I2)。

  5.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

  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CO):通过热的CuO;

  CO2(SO2):通过NaHCO3溶液。

  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

  9.转化法: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然后再还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过滤,除去Fe(OH)3,再加酸让NaAlO2转化成A1(OH)3。

3.高三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三


  1、守恒规律

  守恒是氧化还原反应最重要的规律。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电子有得必有失。从整个氧化还原反应看,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失电子总数与得电子总数相等。此外,反应前后的原子个数、物质质量也都守恒。守恒规律应用非常广泛,通常用于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计算问题以及方程式的配平问题。

  2、价态规律

  元素处于价,只有氧化性,如浓硫酸中的硫是+6价,只有氧化性,没有还原性;元素处于,只有还原性,如硫化钠的硫是-2价,只有还原性,没有氧化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呈现一种性质,如二氧化硫的硫是+4价,介于-2与+6之间,氧化性和还原性同时存在,但还原性占主要地位。物质大多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体现出各种元素的综合,如H2S,既有氧化性(由+1价氢元素表现出的性质),又有还原性(由-2价硫元素表现出的性质)。

  3、难易规律

  还原性强的物质越易失去电子,但失去电子后就越难得到电子;氧化性强的物质越易得到电子,但得到电子后就越难失去电子。这一规律可以判断离子的氧化性与还原性。例如Na还原性很强,容易失去电子成为Na+,Na+氧化性则很弱,很难得到电子。

  4、强弱规律

  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用这一性质可以判断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如2HI+Br2=2HBr+I2,氧化物Br2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I2的.氧化性。还原剂HI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HBr的还原性。

  5、歧化规律

  同一种物质分子内同一种元素同一价态的原子(或离子)发生电子转移的氧化还原反应叫歧化反应,歧化反应的特点:某元素的中间价态在适宜条件下同时向较高和较低的价态转化。歧化反应是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的一种。如Cl2+H2O=HCl+HClO,氯气中氯元素化合价为0,歧化为-1价和+1价的氯。

  6、归中规律

  (1)同种元素间不同价态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时候,其产物的价态既不相互交换,也不交错。

  (2)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当存在中间价态时,同种元素的高价态物质和低价态物质才有可能发生反应,若无中间价态则不能反应。如浓硫酸和SO2不能反应。

  (3)同种元素的高价态氧化低价态的时候,遵循的规律可简单概括为:高到高,低到低,可以归中,不能跨越。

4.高三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四


  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1.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3.制取气体时,先检验气密性后装药品。

  4.收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

  5.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先装一定量蒸馏水后再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

  6.点燃H2、CH4、C2H4、C2H2等可燃气体时,先检验纯度再点燃。

  7.检验卤化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

  8.检验NH3(用红色石蕊试纸)、Cl2(用淀粉KI试纸)、H2S[用Pb(Ac)2试纸]等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

  9.做固体药品之间的反应实验时,先单独研碎后再混合。

  10.配制FeCl3,SnCl2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少量浓盐酸中,再稀释。

5.高三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五


  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雷雨发庄稼”涉及反应原理:

  ①N2+O2放电===2NO

  ②2NO+O2=2NO2

  ③3NO2+H2O=2HNO3+NO

  2.氨的工业制法:N2+3H22NH3

  3.氨的实验室制法:

  ①原理: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②装置:与制O2相同

  ③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④检验方法:

  a)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验,会变蓝色。

  b)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有大量白烟产生。NH3+HCl=NH4Cl

  ⑤干燥方法:可用碱石灰或氧化钙、氢氧化钠,不能用浓硫酸。

  4.氨与水的反应:NH3+H2O=NH3H2ONH3H2ONH4++OH-

  5.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4NO+6H2O(制取XX的第一步)

  6.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4HCO3NH3↑+H2O+CO2↑

  7.铜与浓XX反应:Cu+4HNO3=Cu(NO3)2+2NO2↑+2H2O

  8.铜与稀XX反应:3Cu+8HNO3=3Cu(NO3)2+2NO↑+4H2O

  9.碳与浓XX反应:C+4HNO3=CO2↑+4NO2↑+2H2O

  10.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NH3↑+HCl↑

6.高三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六


  酸式盐与碱

  NaHSO4和Ba(OH)2

  溶液呈中性:2H++SO42-+Ba2++2OH-==2H2O+BaSO4↓

  SO42-沉淀完全++SO42-+Ba2++OH-==H2O+BaSO4↓

  NaHCO3和Ca(OH)2

  石灰水少量:Ca2++2OH-+2HCO3-==CaCO3↓+CO32-+2H2O

  石灰水过量:Ca2++OH-+HCO3-==CaCO3↓+H2O

  Ca(HCO3)2和Ca(OH)2

  石灰水少量或过量:Ca2++OH-+HCO3-==CaCO3↓+H2O

  Mg(HCO3)2和NaOH

  NaOH少量:Mg2++2OH-==Mg(OH)2↓

  NaOH过量:Mg2++2HCO3-+4OH-==Mg(OH)2↓+2CO32-+2H2O

  方法:少量物质定为1,且符合组成关系,过量物质需要多少写多少。

高三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三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