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一 > 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复习

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复习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复习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一# 导语】高一新生要根据自己的条件,以及高中阶段学科知识交叉多、综合性强,以及考查的知识和思维触点广的特点,找寻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金笔头网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复习》,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1.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复习


  一、大气的成分

  1、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

  2、水气

  3、固体杂质

  二、大气圈的结构

  1、对流层

  2、平流层

  3、高层大气

  三、大气运动的原因

  1、根本原因:冷热不均

  2、水平运动直接原因: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

  3、水平运动原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四、大气水平运动受力

  1、水平气压梯度力:决定原始风向、风速

  2、地转偏向力: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3、摩擦力:改变风向,减小风速

  五、大气环流

  1、三圈环流的形成和分布:低纬、中纬、高纬

  2、季风环流

  (1)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2)分布:东亚:温带季风气候;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2.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复习


  1、环境问题是指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的情况下发生的环境破坏或环境退化,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所有问题。按环境问题的性质可分以下四种:

  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全球性环境问题: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生态破坏问题: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自然资源衰竭问题: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3.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复习


  东北地区地理条件

  ①气候条件:位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区,雨热同期。

  ②地形、土壤条件: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③社会、经济条件:

  1工业: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机械化程度高,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2交通:交通发达,各种交通方式(铁路,公路,海运都很发达)

  3三山脉三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小兴安岭、大兴安岭、长白山

  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地区。

  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生产苹果梨。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的柞蚕茧产区。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

  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三河牛、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东北红牛

4.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复习


  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5.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复习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1)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2)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3)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4)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度,一天中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3)某地全年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月22日出现值,12月22日出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小值,12月22日出现值;回归线之间地区,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时候(即太阳直射),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

  3、季节的形成和划分:天文四季(一年中太阳高度、昼长最长的季节为夏季,反之为冬季,例如我国传统的四季)、气候四季(北半球夏季6、7、8,冬季12、1、2)

  4、五带的形成和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

  回归线=黄赤交角度数,极圈=90度-黄赤交角度数

6.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复习


  1.大气受热

  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保温)

  2.热力环流(最简单的大气运动)

  海陆热力环流:

  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

  因为白天陆地升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低压,海洋是高压;晚上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高压,海洋是低压。

  3.大气水平运动:

  水平气压梯度力:它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摩擦力:它斜穿等压线。影响风速,摩擦力越大,风速越小;还会影响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

  风向:高压低压

  风力(风速):等压线密(气压梯度大),风力(速)大

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复习相关文章:

2023年高一第二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doc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3篇)

高一年级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梳理

高一年级上册英语教案范例5篇

高一年级生物暑假作业答案解析

高一年级政治必修一教案

高一年级期末英语试题及答案

高一年级地理下学期知识点

高一年级母亲节日记700字:感恩母亲

高一年级化学教案设计

高一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复习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yi/181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