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一 > 2021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

2021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2021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一# 导语】高一新生要作好充分思想准备,以自信、宽容的心态,尽快融入集体,适应新同学、适应新校园环境、适应与初中迥异的纪律制度。记住:是你主动地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适应你。因为你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也得适应社会。以下内容是金笔头网为你整理的《2021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希望你不负时光,努力向前,加油!

【篇一】2021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


  一、(12分,每小题3分)1.D2.A3.C4.A

  二、(18分,每小题3分)5.C6.D7.C8.B9.D10.C

  三、(12分,每小题3分)11.B12.A13.B14.C

  四、(18分)15.(8分)⑴等到一年,朝廷的臣子饿的面有黑黄色。这是什么缘故呢?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子能这样做。⑵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跟这做有利于他的事;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憎恶他。⑶这有什么困难呢,只不过是君王不用这样的方法施政而士人不用这样的方法行事的缘故。

  16.(5分)⑴“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⑵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闲适的心情。

  17.(5分)⑴①多于在庾之粟粒多于周身之帛缕②蜀道难可以横绝峨眉颠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⑵①谗陷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②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五、(18分)18.(4分)绕楼穿窗而过的飞天迈着舞步的马美丽的菩萨童子媳戏图一笔一画抄出的经书顶天立地的佛像

  19.(4分)用实物来记录历史,再现了千年前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20.(6分)采用比喻排比等手法,将静态画面赋予动态美,表现了对生命的张扬和自由的渴望。

  21.(6分)BD

【篇二】2021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


  1.D(A劲草jìngB殷红yānC恫吓dòngD商贾gǔ)

  2.B(A销声匿迹C和盘托出D兴高采烈筋络)

  3.D(平分秋色:喻双方各占一半,褒义)

  4.A(B项“然而”应改为“而且”;C项语序不当,应为“研究、探索和开发”;D项句子成分残缺,前一分句缺少谓语)

  5.(3分)示例:专家(1分)称沉迷网络会改变性格,或称沉迷网络会改变人格(2分)

  6.路标:只能给人指路,不能替人走路。木偶:没有灵魂的人,才受人牵制。

  镜子:当面把人放在心里,过后把一切忘记。蜡烛:站的不端正的,必然泪多*。

  7.(4分)喜欢或不喜欢(答案要求:1.观点明确,2.下面的阐述做到条理清晰、表达准确。阐述部分1个角度2分,2个角度4分,表达准确1分)

  示例:喜欢。车尾的标贴反映了车主的个性化创造,是他们在有限空间中的自由发挥和创造,是这个崇尚个性的时代在生活中的投影;车尾的标贴还能带给人以快乐,拥堵的交通、狭小的车厢容易让人烦闷,看到前车车尾的标贴能让人会心一笑,也有利于消除人与人的隔阂;另外,它还有警示作用,让我们多一份小心,多一份安全。

  8.C(A项应为“提供线索”,“提供答案”说法过度;B项错在“第一部家谱出现在先秦时代”,原文为“缺乏记载,至今不得而知”;D项错在“由家谱形成了宗族制度”,原文为“修宗谱与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订族规等共同组成的宗族制度”)

  9.D(“没有家谱,也就没有中国文化”的表述绝对化)

  10.追寻家族历史的“根”,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何处去?”的哲学问题。(答出其中任1点给2分,2点给3分,简单答成“寻根”也可适当给分)

  11.⑴家谱是宗族制度的一部分,一定程度上建构了中国古代的道德文明。⑵具有学术研究的价值,成为重要的历史资料。⑶家谱可以“寻根”,既体现文化认同,又看到普通百姓的家族变迁。⑷家谱是重要的精神财富,具有强大的教化作用。(1点1分,3点即可)

  12..(3分)表达上:①塑造人物的角度,属于前后对比(1分);②结构安排或者情节发展的角度,属于上下文呼应(铺垫、暗示)(1分)。内容上:从全文看,黑人有下面一些变化:身份在变,从歌手到杀手;行为在变,大对歌到复仇;性格在变(他人眼中的),从不招惹是非到复仇(1分)。(答题时“表达”和“内容”可以分开答,也可以交叉答。)

  13.(3分)粗声粗气:反感,自负(1分);不慌不忙:有计划,有预谋(1分);自言自语:心神黯淡,预感失败(1分)

  14.(3分)①揭示黑人歌手的身份;②推动情节发展,调控小说节奏;③贯穿全文,营造迷宫般的氛围。(写出其中一点给1分,有其他合理的理由也可酌情给分)

  15.(2分)写法上:都运用了比喻,喻体都涉及“音乐”(1分)。作用上:都在诉说,都“无法理解”,难以领会其中奥妙,营造小说的神秘氛围和“不可预见”的结局。(1分)

  16.(4分)A.黑人杀死了菲耶罗。从细节看,人物对话和动作、神态描写十分真实;从情节看,黑人等待七年就为复仇。B.雷卡巴伦的想象。小说有多处比较明显的语言暗示,说明黑人和菲耶罗决斗是在另外一个地方,雷卡巴伦没有看到决斗场面:黑人在“另外一间房子里”弹吉它;雷卡巴伦“看不见”骑手,“只听到他说话的声音”;最后,“杂货铺老板没有看清,菲耶罗没有起来”。(“看法”1分,“结合小说”说出理由3分)

  17.C(一种乐器)

  18.A(用,介词/把,介词。B表承接,连词。C作,动词。D才,于是,副词)

  19.C(文章主旨不在批评侍女)

  20.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菊华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华酒。

  21.(1)吹(玉管)的时候,就(仿佛)看见山林间有车马,隐隐听见马车的声音阵阵传来,吹完玉管,也就不再看见什么了。

  (2)曾经用吹拉弹唱跳舞来互相娱乐,大家争先恐后地制作穿上鲜艳的衣服,来欢乐地度过美好的时光。

  22.(1)白诗写月下虫声、荞麦花如雪的景色,写室外景,动中有静。朱诗写月下床席凉满、梧桐影乱的景象,写室内景,写的是静景。(2分)

  (2)白诗写恬淡适然的心境,一、二句动静结合,给人一种宁静感;三四句,写月下荞花如雪,着色淡雅,全诗意境宁静恬淡。朱诗写凄凉孤寂的心境,一二句写夜不成寐,三四句写梧桐冷月,并巧妙地迁恨明月,说明月故意与人作对,在“缺”(人不团圆)处朗照,意境凄清孤寂。(4分)

  23.(1)尽荠麦青青(2)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3)百啭无人能解(4)纵使相逢应不识(5)多情自古伤离别

【篇三】2021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

  1.答案:

  D(A攒cuán动/积攒zǎn绾wǎn着/惋wǎn惜杜撰zhuàn/编纂zuǎn呜咽yè/哽咽yè;B间jiàn或/离间jiàn旋xuán涡/旋xuán转形骸hái/惊骇hài榫sǔn头/鹰隼sǔn;C磅páng礴/滂pāng沱娱yú乐/寓yù言马嵬wéi/内帏wéi畏葸xǐ/新禧xǐ;D拽着zhuài/摇曳yè汲jí取/吸xī取嚼jiáo烂/咀嚼jué荒谬miù/绸缪móu)

  2.B嬉笑编辑振聋发聩

  3.A规则:在形状、结构或分布上合乎一定的方式;规律:事物之间不断重复出现的内在本质联系。如果:是纯粹的假设;固然:有让步转折意味,潜台词是人类不是起着核心作用,显得绝对化了;且一般不和“……的话”联用。联结:重在结合;联接:只是衔接。无足轻重:不重要;举足轻重:很重要;联系上文的句间关系应该是前者。(材料参考课本P67面课后知识短文,有删改)

  4.C(A表意不清:“胜负”就不再与否了,改成“胜利与否”;B无主:去掉“在这些可能带有……”前的“在”字;D语序不当,应为“古代埃及法老的神秘的诅咒”。)

  5.B司马光应是王安石

  6.B(A并非最长,只是本试验为期10天;C这只不过是科学家的“猜测”,不一定是科学事实。D是与其能脱水有重要关系。)

  7.C项(原文是说“紫外线含有能够对活组织造成重大损伤的高能光粒子”,而不是说紫外线就是一种高能光粒子。)

  8.C(只是可能告别因辐射造成的不孕症)

  9.蛰伏(休眠或自行脱水)、辐射修复功能、直接抵御辐射的能力(每点一分)

  参考译文:

  在圣明的君王统治下,百姓不挨饿受冻,这并非是因为君王能亲自种粮食给他们吃,织布匹给他们穿,而是由于他能给人民开辟财源。所以尽管唐尧、夏禹之时有过九年的水灾,商汤之时有过七年的旱灾,但那时没有因饿死而被抛弃和饿瘦的人,这是因为贮藏积蓄的东西多,事先早已作好了准备。现在全国统一,土地之大,人口之多,不亚于汤、禹之时,又没有连年的水旱灾害,但积蓄却不如汤、禹之时,这是什么道理呢?原因在于土地还有潜力,百姓还有余力,能长谷物的土地还没全部开垦,山林湖沼的资源尚未完全开发,游手好闲之徒还没全都回乡务农。

  百姓生活贫困了,就会去做***的事。贫困是由于不富足,不富足是由于不务农,不从事农业就不能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不能定居就会离开乡土,轻视家园,象鸟兽一样四处奔散。这样的话,国家即使有高大的城墙,深险的护城河,严厉的法令,残酷的刑罚,还是不能禁止他们。人在寒冷的时候,不会等有了轻暖的皮衣才穿;饥饿的时候,也不会等有了美味才吃;饥寒交迫,就顾不上廉耻了。人之常情是:一天不吃两顿饭就要挨饿,整年不做衣服穿就会受冻。那么,肚子饿了没饭吃,身上冷了无衣穿,即使是慈母也不能留住她的儿子,国君又怎能保有他的百姓呢?贤明的君主懂得这个道理,所以让人民从事农业生产,减轻他们的赋税,大量贮备粮食,以便充实仓库,防备水旱灾荒,因此也就能够拥有人民。

  百姓呢,在于君主用什么办法来管理他们,他们追逐利益就象水往低处流一样,不管东南西北。珠玉金银这些东西,饿了不能当饭吃,冷了不能当衣穿;然而人们还是看重它,这是因为君主需要它的缘故。珠玉金银这些物品,轻便小巧,容易收藏,拿在手里,可以周游全国而无饥寒的威胁。这就会使臣子轻易地背弃他的君主,而百姓也随便地离开家乡,盗贼受到了鼓励,犯法逃亡的人有了便于携带的财物。粟米和布帛的原料生在地里,在一定的季节里成长,收获也需要人力,并非短时间内可以成事。几石重的粮食,一般人拿不动它,也不为***邪的人所贪图;可是这些东西一天得不到就要挨饿受冻。因此,贤明的君主重视五谷而轻视金玉。

  当今的迫切任务,没有比使人民务农更为重要的了。而要想使百姓从事农业,关键在于抬高粮价;抬高粮价的办法,在于让百姓拿粮食来求赏或免罚。现在应该号召天下百姓交粮给政府,纳粮的可以封爵,或赎罪;这样,富人就可以得到爵位,农民就可以得到钱财,粮食就不会囤积而得到流通。那些能交纳粮食得到爵位的,都是富有产业的人。从富有的人那里得到货物来供政府用,那么贫苦百姓所担负的赋税就可以减轻,这就叫做减少富有的,补充不足的,法令一颁布百姓就能够得益。依顺百姓心愿,有三个好处:一是君主需要的东西充足,二是百姓的赋税减少,三是鼓励从事农业生产。神农氏曾教导说:“有七八丈高的石砌城墙,有百步之宽贮满沸水的护城河,上百万全副武装的兵士,然而没有粮食,那是守不住的。”这样看来,粮食是君王最需要的资财,是国家最根本的政务。赐封爵位,是皇上专有的权力,只要一开口,就可以无穷无尽地封给别人;粮食,是百姓种出来的,生长在土地中而不会缺乏。能够封爵与赎罪,是人们十分向往的。假如叫天下百姓都献纳粮食,用于边塞,以此换取爵位或赎罪,那么不用三年,边地粮食必定会多起来。

  10.C(劝:鼓励,联系“劝学”的劝字;胜可比较“沛公不胜杯杓”“鱼鳖不可胜食”等)

  11.D(①是现今国家的有利条件②是具体的不从致力于农业的表现⑥是农产品的好处)

  12.A(当时民不聊生属无中生有。)

2021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相关文章:

2021年物业小区国庆节横幅标语大全

2021年土地抵押借款合同

开业祝福语简短精辟句子2021

2021年会领导开场致辞发言稿通用10篇

优秀单位2021年度工作总结

公务员入党申请书范文2021最新版

2021军人入党申请书5篇

2021幼儿园教研个人工作计划

部队军人2021年入党申请书范文5篇

2021公司年会主持稿致辞范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2021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yi/181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