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一 >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一复习知识点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一复习知识点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一复习知识点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一# 导语】高一新生要作好充分思想准备,以自信、宽容的心态,尽快融入集体,适应新同学、适应新校园环境、适应与初中迥异的纪律制度。记住:是你主动地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适应你。因为你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也得适应社会。以下内容是金笔头网为你整理的《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一复习知识点》,希望你不负时光,努力向前,加油!

1.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一复习知识点


  一、通假字

  1.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取”同“娶”,娶妻)

  2.箱帘六七十(“帘”同“奁”,古代盛梳妆用品的器具)

  3.蒲苇纫如丝(“纫”同“韧”,坚韧,柔软而又坚固)

  4.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誓”同“愆”,过失、过错)

  5.府吏见丁宁(“丁宁”同“叮咛”,嘱咐)

  6.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要”同“邀”,相约、约定)

  (附: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

  7.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藏”同“脏”,脏腑)

  8.奄奄黄昏后(“奄奄”同“晻晻”,暗沉沉的)

  二、古今异义

  1.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今义:同情,怜悯。)

  2.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古义:坐具,比板凳稍宽。今义:卧具。)

  3.涕落百余行(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4.感君区区怀(古义:忠诚相爱,真挚。今义:数量少,事物不重要。)

  5.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古义:信使,这里指媒人。今义:书信,信件。)

  6.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古义:处置、安排。今义: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做出处罚决定。)

  7.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古义:活着的人。今义:陌生人。)

  8.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古义:彼此相通,连接。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三、一词多义

  1.适

  ①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出嫁)

  ②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适合、按照)

  ③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刚才、方才)

  ④少无适俗韵/削足适履(适合)

  ⑤从上观之,适与地平(正、恰好)

  ⑥逝将去女,适彼乐土(到、往)

  2.谢

  ①谢家来贵门/上堂谢阿母/谢家事夫婿(辞别)

  ②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辞谢)

  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劝告)

  3.令

  ①年始十_,便言多令才(美好)

  ②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对对方亲属的尊称)

  ③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让,使)

  4.举

  ①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开口)

  ②举手长劳劳/举手拍马鞍(举起,抬起)

  ③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成功)

  5.为

  ①为诗云尔(做、写,动词)

  ②非为织作迟(是,动词)

  ③始尔未为久(算,动词)

  ④阿母为汝求(替,介词)

  ⑤时时为安慰(作为,动词)

  ⑥自名为鸳鸯(叫作,动词)

2.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一复习知识点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既望:七月既望(农历十六。既,过了。望,农历每月十五)

  2、少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不多一会儿)

  3、如:纵一苇之所如(往)

  4、凌: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5、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驾)

  6、溯:击空明兮溯流光(逆流而上)

  7、予怀:渺渺兮予怀(我的心)

  8、倚:倚歌而和之(循、依)

  9、方、破:方其破荆州(当;占领)

  10、下:下江陵(攻下)

  11、渚:渔樵于江渚之上(江边)

  12、卒、消长:而卒莫消长也(到底;消减和增长)

  13、适: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受)

  14、狼藉:杯盘狼藉(凌乱)

  15、白:不知东方之既白(亮)

  二、通假字

  1、属:举酒属客(通"嘱",劝酒)

  2、冯: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通"凭",乘)

  3、缪:山川相缪(通"缭",环绕,盘绕)

  三、一词多义

  1、望:

  ①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名词)

  ②西望夏口(向远处看,眺望,动词)

  2、长:

  ①抱明月而长终(永远,副词)

  ②而卒莫消长也(增长,动词)

  3、然:

  ①其声呜呜然(拟声词词尾,表状态)

  ②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

  4、于: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代词)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从,介词)

  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介词)

  ④于是饮酒乐甚(于是,表示后一件事紧接前一事,连词)

  5、白:

  ①白露横江(白色的,形容词)

  ②不知东方之既白(亮,形容词)

  6、歌:

  ①歌窈窕之章(唱,动词)

  ②歌曰(歌词,名词)

  ③倚歌而和之(歌曲的声调或节拍)

  四、词类活用

  1、羽:羽化而登仙(名作状,像长了翅膀似的)

  2、舞:舞幽壑之潜蛟(使动,使……起舞)

  3、泣:泣孤舟之嫠(lí)妇(使动,使……哭泣)

  4、正:正襟危坐(使动,整理,端正)

  5、南、西:乌雀南飞……西望夏口(名作状,朝南、往南;朝西,往西)

  6、下:下江陵(名作动,攻下)

3.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一复习知识点


  一、通假字。

  1、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有:同“又”.暴:同“曝”,晒干。)

  2、木直中绳?以为轮。(?:同“?”,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3、师者,以是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教授。)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智”,伶俐)

  5、正人生非异也。(生:同“性”,先天,天资。)

  6、或师焉,或不焉。(不:同“否”.)

  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同“凭”.)

  8、自余为戮人。(戮:同“戮”,刑辱。)

  9、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趣:同“趋”,往,赴。)

  10、山川相缪。(缪:同“缭”,连结,盘绕。)

  11、举匏尊以相属。(尊:同“樽”,酒杯。)

  二、词类活用。

  1、其下贤人也亦远矣。(低于)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

  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攻占)

  4、故为之文以志。(写文章)

  5、外与天涯。(交会)

  6、顺流而东。(东进)

  7、卧而梦。(做梦)

4.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一复习知识点


  烛之武退秦师

  通假字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

  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

  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一词多义

  辞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言辞,词句)

  《归去来兮辞》(一种文体)

  若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假如)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及,比得上)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

  微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

  (稍微,略微)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深奥,微妙)

  动刀甚微(轻微)

  周室卑微,诸侯相并(衰败,衰弱)

  鄙

  越国以鄙远(边邑,以……为边邑)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

  蜀之鄙有二僧(边境)

  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轻视,看不起)

  鄙臣不敢以死为我(谦辞,谦称自己)

  古今异义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人。今义:妻子。

  词类活用

  名词做状语

  夜缒而出,见秦伯(在夜里)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面)

  名词做动词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驻军)

  动词做名词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

  形容词活用做动词

  邻之厚,君之薄也(加强,削弱)

  使动用法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使……消减)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灭亡)

  意动用法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以……为疆界)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以……为边界)

  特殊句式

  判断句是寡人之过也

  省略句(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敢以(之)烦执事

  倒装句以其无礼于晋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夫晋,何厌之有

5.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一复习知识点


  《鸿门宴》

  一、通假字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

  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

  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

  交戟之士欲止不內(內,通“纳”)

  二、古今异义词

  沛公居山东时;古:崤山以东地区,今:山东省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今:河北省、河南省

  约为婚姻;古:儿女亲家关系,今:男女结婚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意外的情况,今:表程度,很、甚

  而听细说;古:小人的谗言,今:详细说来

  三、重点文言实词释义(12个)

  1.军

  沛公军霸上:名词作动词,驻扎。

  从此道至吾军:名词,军营。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名词,军队。

  勇冠三军:名词,军队的编制单位。

  2.击

  忽击忽失:动词,攻击,攻打。

  因击沛公于坐:动词,杀。

  秦王不肯击缶:动词,敲打,敲击。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名词,碰撞。

  3.内

  毋内诸候:内,通“纳”,动词,接纳。

  帘内掷一纸出:名词,里面,与“外”相对。

  内无法家弼士:名词作状语,在内部。

  色厉内荏:名词,内心,心里。

  4.如

  劳苦而功高如此:动词,像。

  沛公起如厕:动词,往、去。

  固不如也:动词,及、比得上

  5.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动词,通“背”,违背。

  每逢佳节倍思亲:副词,愈加。

  6.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动词,道歉,谢罪。

  乃令张良留谢:动词,辞别。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动词,感谢。

  7.意

  然不自意:动词,料想、意料、估计。

  其意常在沛公也:名词,心意、意图。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名词,意思。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名词,神态,神情。

  8.坐

  项王、项伯东向坐:动词,坐下。

  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名词,座位。

  坐北朝南:动词,坐落,指位置所在。

  停车坐爱枫林晚:介词,因为。

  9.举

  XX如不能举:副词,尽。

  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动词,举起。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动词,举行、施行。

  举不胜举:动词,列举、举出。

  10.胜

  沛公不胜桮杓:动词,禁得住。

  刑人如恐不胜:副词,尽。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形容词,优美的。

  此时无声胜有声:动词,胜过、超过。

  11.斗

  玉斗一双,献与亚父:名词,酒器。

  仅凿斗大一池,植数茎以塞责:名词作状语,像斗一样。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动词,争斗。

  12.置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动词,放弃、丢下。

  置之坐上:动词,安放,放置。

  乃置酒大会宾客:动词,摆、设。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一复习知识点相关文章:

高一年级满分作文800字【三篇】

高一年级英语复习方法总结

高一年级上学期政治期末试卷(附答案)

高一年级民族团结作文800字【三篇】

高一年级化学上册必修一《物质的分类》教案

职高一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例文

高一年级生物复习知识点整理

高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

高一年级物理教案:弹力

高一年级上册数学必修三知识点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一复习知识点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yi/181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