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一 > 高一下册政治必修四知识点

高一下册政治必修四知识点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一下册政治必修四知识点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一# 导语】高一新生要根据自己的条件,以及高中阶段学科知识交叉多、综合性强,以及考查的知识和思维触点广的特点,找寻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今天金笔头网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下册政治必修四知识点》,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1.高一下册政治必修四知识点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不仅能认识事物外部现象,还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认识现在,还能追溯过去,预测未来。

  ②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2.高一下册政治必修四知识点

  1、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成为谬误。

  (3)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人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

  2、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2)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3.高一下册政治必修四知识点

  (1)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反对孤立的观点和主观臆造的联系。

  (2)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要从整体着眼,寻求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发挥。

  (3)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4)要有创新精神,要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学会创造性思维。

  (5)规律是客观的,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6)坚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一分为二,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7)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8)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理,坚持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9)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要善于把握重点和关键,反对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均衡论;同时要作到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10)要分析、认识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事物的性质、本质和主流。

  (11)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1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13)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14)量变与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因此要重视量的积累,要坚持适度原则,要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飞跃。

  (15)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4.高一下册政治必修四知识点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XX的含义和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XX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XX,方法XX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XX的统一: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XX。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XX,也不存在脱离方法XX的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XX的指导。

5.高一下册政治必修四知识点


  1、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1)价值的含义: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不同的商品所以能进行交换,就是因为它有价值,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

  (2)使用价值的含义: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千差万别)。

  (3)两者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也离不开价值,否则就不是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者为实现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消费者为得到使用价值必须支付价值。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目的是为了克服物物直接交换所遇到的困难。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①偶然的物物交换阶段;②扩大的物物交换阶段;③一般等价物的产生阶段;④货币的产生阶段:在众多的商品中,金和银因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久藏不坏、质地均匀、容易分割等天然属性,因而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于是贵金属用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这便标志着货币正式产生。

  (2)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仍然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两大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①含义: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价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决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

  ③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①含义: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W--G――W’

  ③需要现实中的货币。

  (3)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金属货币与纸币:

  (1)纸币的含义: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2)纸币的本质:纸币只是价值符号,本身没有价值,国家强制方能使用。

  (3)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4)纸币的发行: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与发行数量,但不能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过多,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过少,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高一下册政治必修四知识点相关文章:

高一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

高一下册物理功重要知识点

高一下册英语必修三单词表

高一下册历史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基础练习

高一下册政治暑假作业及答案

高一下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高一下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高一下册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2016高一下册地理人口数量变化的练习题

2014高一下册化学期末考试题分析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一下册政治必修四知识点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yi/184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