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一 > 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知识点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知识点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一# 导语】高一新生要作好充分思想准备,以自信、宽容的心态,尽快融入集体,适应新同学、适应新校园环境、适应与初中迥异的纪律制度。记住:是你主动地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适应你。因为你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也得适应社会。以下内容是金笔头网为你整理的《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知识点》,希望你不负时光,努力向前,加油!

1.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知识点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①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

  ②大气中的C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

  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3、影响地面辐射大小(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导致地面受热面积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长短,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它的大小受下垫面因素(反射率)和气象因素等的影响。

2.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知识点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分三大类:

  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

  ②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

  ③变质岩(变质作用)。

  2、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3、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

  4、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锋面气旋。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1、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聚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可从形态上反映出来:平原地区,地形比较完整、开阔、平坦,聚落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规模较大;山区聚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公路选线避开不利地形,地形平坦地区的交通线网密度较大(造价低、工程量小),山地、丘陵地区的密度较小(造价高、工程量大)。

3.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知识点

  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成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1)水平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

  (2)水平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

  (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

  (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

  (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岸风)--干

  (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

4.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知识点


  1.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途中时间

  2.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

  3.日期分割: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4.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

  5.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度)。

  6.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夏至冬至

  7.时区=经度/°(若不整除,与.°比较,>.°商加,<.°舍去)

  8.区时差=时区差

5.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知识点


  1.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2.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3.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5.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6.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7.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8.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9.东西半球的划分:°W往东至°E为东半球,°W往西至°E为西半球。


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知识点相关文章:

2014高一地理上册月考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单元练习题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精选分享

湘教版高一地理地球的运动知识点

高一地理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高一地理下学期月考试题

高中高一地理暑假作业试题精炼

2016年高一地理暑假作业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之地球的运动

高一地理上册知识点复习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知识点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yi/184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