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一 > 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一# 导语】生命,需要我们去努力。年轻时,我们要努力锻炼自己的能力,掌握知识、掌握技能、掌握必要的社会经验。机会,需要我们去寻找。让我们鼓起勇气,运用智慧,把握我们生命的每一分钟,创造出一个更加精彩的人生。金笔头网高一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希望可以帮到你!

1.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1.我国环境人口容量评估依据是耕地资源,因为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资料。

  2.我国人口与耕地资源,人口与水资源关系特别紧张.

  3.改善我国人口与环境问题必须贯彻执行的基本国策是:实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4.结合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现实,分析我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

  ⑴我国资源种类和总量丰富,但人均少,利用水平和开发技术低,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资源相对短缺;

  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基本进入现代型,但人口基数大,年净增人口数量大

  ⑶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

2.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工业区位指向类型

  (1)原料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原料不便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高。

  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原料产地。

  ③主要工业部门:采掘工业、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等。

  (2)动力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需消耗大量能源。

  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能源基地。

  ③主要工业部门:有色金属冶炼厂。

  (3)市场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产品不便远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高。

  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产品的消费市场。

  ③主要工业部门: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石油加工业等。

  (4)劳动力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需投入大量劳动力。

  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地区。

  ③主要工业部门:普通的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等。

  (5)技术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技术要求高。

  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③主要工业部门:集成电路(微电子)、精密仪器等。

3.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1)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气候变暖的温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氟氯烃化合物等。总体上讲,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在全球气候变暖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是:a.海水膨胀和两极冰雪消融,导致海面上升,使许多沿海低地被淹;b.全球许多地区的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迫使人类调整或改变生产或生活方式,造成重大损失。对策主要有:a.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等方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b.保护森林,植树造林;c.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2)臭氧层空洞:氟氯烃化合物在工业革命前的大气中是没有的。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排放以来,大气中氟氯烃化合物的浓度迅速上升。它上升到平流层后,通过光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这一现象在南极上空表现尤为明显,形成“臭氧空洞”。其它地区的臭氧也在减少。臭氧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加,人类皮肤癌发病率上升,同时也会对农作物及动植物造成危害;

  (3)酸雨:人们把PH值小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酸雨主要是人们向大气排放的酸性气体(二氧化硫、氧化氮)与空气中的水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或XX,并随雨水降落地面而形成的。自然状态的大气中是没有酸性气体的,空气中的酸性气体主要来自于工业生产。例如二氧化硫,主要来自燃烧煤炭、石油。我国的酸雨大多是硫酸型酸雨。酸雨不仅使河湖酸化,影响水生动植物,还会导致土壤酸化,危害农作物生长;同时它还会影响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文物古迹等。防治酸雨的根本途径是减少人为的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排放。因此发展煤炭的清洁燃烧技术、开发新能源,对废气中的硫资源进行综合回收利用等是控制酸雨的有效措施。

  (4)光化学烟雾:矿物燃料燃烧和汽车尾气(特别是后者)排放大量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它们在太阳紫外线照射下产生臭氧、醛类、过氧XX乙酰等化合物,统称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会降低大气能见度,刺激人的眼、鼻、喉,使人头痛呕吐,并对植物产生危害。

4.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

  (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

  (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

  9、太阳辐射的影响:

  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

  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

  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

  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

  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

  意义:

  ①昼夜更替

  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

  ③水准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5.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1、群岛是彼此距离很近的许多岛屿的合称。群岛也有大小之分,在许多在群岛中往往也包含着许多小群岛,如马来群岛就包括菲律宾群岛、大巽他群岛、小巽他群岛、东南群岛、西南群岛、马鲁古群岛等。若岛屿的排列成线形或弧形,习惯上又称为“列岛”,如我国的长山列岛、澎湖列岛等。

  2、世界上主要的群岛有50多个,分布在四个大洋中。太平洋海域中群岛最多,有19个;大西洋有17个,印度洋有9个,北冰洋海域中有5个。世界上的一个群岛是位于西太平洋海域原马来群岛,整个群岛有大小岛屿2万多个,分属印度尼西亚、马来西来、文莱、菲律宾、东帝汶等国。东西宽4500千米,南北长3500千米,总面积240.7万平方千米。岛上山岭多,地形崎岖;地壳不稳定,常有地震火山爆发。海峡较多,是东南亚到世界各地的重要通道。

  3、除马来群岛外世界上较大的群岛有:位于北美洲北部的北冰洋海域的加拿大北极群岛,面积130万平方千米;位于太平洋西部海域的日本列岛,面积37.75万平方千米;位于大西洋东北部的不列颠九岛,面积32.5万平方千米;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菲律宾群岛,面积29.97万平方千米;位于大西洋西北部的西印度群岛,面积24万平方千米。

  4、世界上最小的群岛是位于南太平洋萨摩亚群岛北部的托克劳群岛。它由3个珊瑚环礁组成,面积仅有10平方千米,可以称得上是“袖珍群岛”了。

  5、我国的主要群岛有长山群岛(又称长山列岛)、舟山群岛、庙岛群岛、膨湖列岛,以及南海海域中的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岛。其中舟山群岛面积,由大小600多个岛屿组成。舟山群岛附近,是我国的渔场。

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高一年级政治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一年级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练习试卷及答案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教案

高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及答案

高一年级化学下册暑假作业练习

高一年级下册化学知识点

高一年级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一年级班级工作计划

高一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整理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yi/184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