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一 >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一# 导语】金笔头网高一频道为正在拼搏的你整理了《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希望以下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篇一】

  一、从“无为”到“有为”

  (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2)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3)措施:减轻田租、赦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并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等。

  (4)结果: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5)汉初面临的社会问题:

  内: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严重,割据局面正在形成。

  外:匈奴为患,边关危机,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6)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的发展需要,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董仲舒其人:

  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汉武帝在位期间,董仲舒曾三次参加对策,阐发他的儒学思想。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1)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

  (2)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篇二】

  1、春秋战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

  道家:老子(春秋)、庄子;

  儒家:孔子(春秋)、孟子、荀子;

  墨家:墨子;

  法家:韩非子

  理解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

  孔子:

  ①孔子的主要成就:春秋晚期鲁国人。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首创私人讲学,晚年编订古代文化典籍。孔子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后称为“六经”。

  ②孔子的主要观点:

  A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他认为仁就是爱人,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实现“仁”,要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C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D主张“有教无类”。

  孟子:

  A主张实行“仁政”。B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C主张“性善论”。

  荀子:

  A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B提出“君舟民水”的论断。

  C提出“性恶论”,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经过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的总结和改造,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2、汉代儒学

  了解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①提出:汉武帝时,儒生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董仲舒提出了“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他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目的是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以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著有《春秋繁露》一书。

  ②实施: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

  ③影响: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太学: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在中央兴办太学。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相关文章:

岳麓版高二历史知识点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练习试题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复习提纲

岳麓版高二历史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后练习(上册)

岳麓版高二历史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课后练习(上册)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

岳麓版高二历史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课后练习(上册)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三重要复习提纲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yi/185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