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一 > 高一历史下册必修三重要知识点

高一历史下册必修三重要知识点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一历史下册必修三重要知识点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一# 导语】高一新生要作好充分思想准备,以自信、宽容的心态,尽快融入集体,适应新同学、适应新校园环境、适应与初中迥异的纪律制度。记住:是你主动地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适应你。因为你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也得适应社会。以下内容是金笔头网为你整理的《高一历史下册必修三重要知识点》,希望你不负时光,努力向前,加油!

1.高一历史下册必修三重要知识点


  1、认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1)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它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

  (2)世贸组织的前身是: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把多边贸易组织改名为世贸组织。

  (3)世贸组织的目的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2、世贸组织的作用

  (1)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促使成员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

  (3)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际经贸关系中的强权政治。

  3、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4、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

  机遇:

  (1)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

  (2)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并在平等条件下参与世界竞争。

  (3)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有利于直接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维护合法权益。

  (5)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6)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挑战: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5、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

  (1)新航路开辟使世界经济联系逐渐增多。

  (2)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朝着全球化方向发展。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

2.高一历史下册必修三重要知识点

  一、明朝

  1、废除宰相制度:

  A.过程:1380年,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B.影响:中国封建社会的宰相制度被废除,君主XX进一步加强。

  2、内阁的出现:

  A.过程:废除丞相后,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政务;明成祖时,“内阁”出现。后来内阁地位提高,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

  B.地位: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决策大权仍紧握在皇帝手中。

  二、清朝

  1、背景:清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使皇权受到限制。

  2、措施:

  A.康熙帝时,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互相制约,集权于皇帝。

  B.雍正帝时,设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3、影响:君主XX空前强化,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三、【易错扫描】

  1、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使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彻底解决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也使皇权得到空前强化。

  2、雍正帝时设立的军机处“只供传述、缮拟,不能稍有赞划于其间”,其地位与职能比内阁更低,从而加强了皇权XX。

3.高一历史下册必修三重要知识点


  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

  中央:

  ○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2参与决策的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权的师等。

  地方:侯、伯

  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

  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王位世袭制保护了私有制,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前提:生产力水平当时较低)

  2、西周的分封:

  ○1目的:巩固统治,拱卫王室

  ○2被封范围: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3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形成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4影响: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

  ○5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春秋时期瓦解;战国到秦朝时期废除,被郡县制替代

  (直接原因:诸侯国势力太大;根本原因:井田制的瓦解)

  3、西周的宗法制:

  ○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的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

  ○2内容: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

  ○3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4影响: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4.高一历史下册必修三重要知识点

  一、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君权与相权关系)

  1、汉朝——中外朝制度(一般了解)

  汉武帝建立中朝作为决策机构,三公九卿的外朝成为执行机构,削弱了相权。

  2、隋唐——三省六部制

  ⑴概念:三省是尚书省总管六部,负责政令执行、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

  ⑵作用:第一,分工明确,相互补充,提高了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第二,相互牵制,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第三,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

  3、宋朝——“二府三司”

  ⑴基本要点:中书门下省、枢密院合称“二府”,盐铁、度支、户部合称“三司”。

  ⑵分割宰相权力:枢密院分割宰相军事权;三司分割宰相财政权;中书门下省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

  4、元朝——中书省和枢密院

  ⑴内容: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行政机关,统领六部,中书省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以枢密院为全国军事机关。

  ⑵作用:宰相权利加大

  二、选官制度:

  1、西周:贵族世袭的“世禄世卿”制度;

  2、战国、秦、汉初:按军功授爵;

  3、汉武帝时期:察举制(郡国推荐)和征辟制(官府征聘)

  4、魏晋南北朝:按照门第高低选官的九品中正制;

  5、隋唐至明清:科举制。

  意义3点:扩大统治基础;提高XX素质;确保帝国繁荣.

  三、监察与谏议

  1、监察制度(对官僚):

  秦朝监察机构是御史大夫;汉武帝时是刺史;明清中央有都察院,各省有按察使司。

  2、谏议制度(对皇帝):隋唐是门下省,宋代是谏院。

  3、评价:

  第一,这两种制度既不能从根本上制约至高无上的皇权,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XX和地效。

  第二,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仍有重要作用。

5.高一历史下册必修三重要知识点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朝】汉承秦制

  有所变化中央设三公(相、御史大夫、太尉)

  中朝决策机构

  外朝执行机构

  尚书台中枢机构

  【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隋朝】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统治机构

  【唐朝】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

  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宋代】二府中书门下行政机构

  枢密院军政机构

  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元朝】中书省行政机构

  枢密院军事机构

  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朝】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武帝后期:设刺史制度

  【隋唐唐中后期】地方军镇长官节度使越设越多,发展成藩镇割据局面

  【宋】文臣做地方官;州县两级制

  【元】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

  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边远民族地区高寒宣政院进行管理

  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特点: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增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增强。

高一历史下册必修三重要知识点相关文章:

高一历史人教版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题

高一历史说课稿之解放战争

高一历史知识点:秦朝的统治政治记忆口诀

上海高一历史新教材会考复习资料

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知识点归纳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最新5篇

高一历史教案: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清朝的覆亡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难点最新精选整理5篇

高一历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说课稿(5篇范例)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课知识点及练习题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一历史下册必修三重要知识点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yi/185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