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一 > 高一上册物理复习知识点

高一上册物理复习知识点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一上册物理复习知识点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一# 导语】高中学习容量大,不但要掌握目前的知识,还要把高中的知识与初中的知识溶为一体才能学好。在读书、听课、研习、总结这四个环节都比初中的学习有更高的要求。金笔头网高一频道为莘莘学子整理了《高一上册物理复习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高一上册物理复习知识点


  质点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

  1.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在时刻改变,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是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质点作曲线运动的条件:质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其运动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且轨迹向其受力方向偏折;

  3.曲线运动的特点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曲线运动的加速度(合外力)与其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4.力的作用

  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一致时,力改变速度的大小;

  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时,力改变速度的方向;

  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既不垂直,又不平行时,力既搞变速度大小又改变速度的方向;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判断和运动的方法:物体实际所作的运动是合运动

  2.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等时性:合运动与各分运动所用时间始终相等;

  3.合位移和分位移,合速度和分速度,和加速度与分加速度均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2.高一上册物理复习知识点


  静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相对静止的物体,由于有相对运动趋势,而在物体接触处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产生的条件:

  ①两物体相互接触挤压;

  ②物体间接触面不光滑;

  ③两物体相对静止但存在相对运动趋势.

  (3)方向:总是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接触面之间的弹力方向垂直.

  (4)大小:等于使物体产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的大小.两物体间的静摩擦力F在零和静摩擦力fmax之间。

  (5)静摩擦力Fmax:

  ①Fmax略大于滑动摩擦力f,为方便起见,解题时如无特殊说明,可认为Fmax=F.

  ②Fmax的数值跟相互接触的两物体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跟正压力成正比,但静摩擦力的数值与正压力大小不成正比.

3.高一上册物理复习知识点


  1.对摩擦力认识的四个"不一定"

  (1)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2)静摩擦力不一定比滑动摩擦力小

  (3)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共线,但一定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

  (4)摩擦力不一定越小越好,因为摩擦力既可用作阻力,也可以作动力

  2.静摩擦力用二力平衡来求解,滑动摩擦力用公式来求解

  3.静摩擦力存在及其方向的判断

  存在判断:假设接触面光滑,看物体是否发生相当运动,若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物体间存在静摩擦力;若不发生相对运动,则不存在静摩擦力。

  方向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4.高一上册物理复习知识点


  1.大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小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

  2.平动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转动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

  3.参考系不一定是不动的,只是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4.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运动情况可能不同,但也可能相同。

  5.在时间轴上n秒时指的是n秒末。第n秒指的是一段时间,是第n个1秒。第n秒末和第n+1秒初是同一时刻。

  6.忽视位移的矢量性,只强调大小而忽视方向。

  7.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路程。

  8.位移也具有相对性,必须选一个参考系,选不同的参考系时,物体的位移可能不同。

  9.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应打出轻重合适的小圆点,如遇到打出的是短横线,应调整一下振针距复写纸的高度,使之增大一点。

  10.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11.释放物体前,应使物体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

  12.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把两条白纸带正确穿好,墨粉纸盘夹在两纸带间;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应让纸带通过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下面。

  13.“速度”一词是比较含糊的统称,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不同,一般指瞬时速率、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率四个概念中的一个,要学会根据上、下文辨明“速度”的含义。平常所说的“速度”多指瞬时速度,列式计算时常用的是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14.着重理解速度的矢量性。有的同学受初中所理解的速度概念的影响,很难接受速度的方向,其实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而初中所学的“速度”就是现在所学的平均速率。

5.高一上册物理复习知识点


  合力的计算

  1.方法:公式法,图解法(平行四边形/多边形/△)

  2.三角形定则:将两个分力首尾相接,连接始末端的有向线段即表示它们的合力。

  3.设F为F1、F2的合力,θ为F1、F2的夹角,则:

  F=√F12+F22+2F1F2cosθtanθ=F2sinθ/(F1+F2cosθ)

  当两分力垂直时,F=F12+F22,当两分力大小相等时,F=2F1cos(θ/2)

  1)|F1—F2|≤F≤|F1+F2|

  2)随F1、F2夹角的增大,合力F逐渐减小。

  3)当两个分力同向时θ=0,合力:F=F1+F2

  4)当两个分力反向时θ=180°,合力最小:F=|F1—F2|

  5)当两个分力垂直时θ=90°,F2=F12+F22

  分力的计算

  1.分解原则:力的实际效果/解题方便(正交分解)

  2.受力分析顺序:G→N→F→电磁力

高一上册物理复习知识点相关文章:

高一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上册物理说课稿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范例

高一上册物理月考试题

高一上册第一单元作文

高一上册政治教案模板

高一上册英语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人教版高中高一上册语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文及教案

高一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高一上册语文《沁园春 长沙》教学设计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一上册物理复习知识点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yi/187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