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一 > 14年高一语文必修知识荆轲刺秦王

14年高一语文必修知识荆轲刺秦王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14年高一语文必修知识荆轲刺秦王

微信扫码分享

金笔头网为大家整理的14年高一语文必修知识荆轲刺秦王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高一考试网

1、鉴赏荆轲形象,注意所用表现手法。

首先,作者善于通过人物的对话和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荆轲和樊於期的对话,荆轲先用话挑起樊於期对秦的仇恨,再问樊於期对这样的深仇大恨怎么办,然后针对“顾计不知所出耳”的表示,试探地提出了既能为樊於期报仇,又能保全燕国的计划,一层进一层,结果是樊於期慷慨陈辞,毅然自刎。见秦王时“秦武阳色变振恐”,“荆轲顾笑武阳”而向秦王作了解释,在千钧一发之际,镇静的神态和得体的言辞消弥了危机。这些对话,既表明了事态的逐步发展,也描写了荆轲的精细、沉着,在紧要关头不慌不忙,随机应变。

其次作者善于通过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来突出人物性格。以太子丹的急躁粗疏,头脑简单跟荆轲遇事审慎,三思而行对比,以突出荆轲的深沉多谋。又如写武阳在紧急关头神态失常,同荆轲的镇定自若对比,突出了荆轲的机智勇敢。

2、鉴赏作者交织描写场面的笔法。

如“易水送别”的“白衣冠”“击筑”“和而歌”“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各种现象综合成一个充满悲壮气氛的场面,有极为强烈的感人力量。这是刺秦前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高潮,也是这篇文章感人肺腑,千古传诵的闪光章节。在这一情节中,荆轲的内心世界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展现。面对浑身着素的送行的人们和风寒水冷的自然环境,荆轲用慷慨悲歌来表达自己对于高渐离等知己者生离死别的悲凉心情,抒发自己视死如归的壮烈情怀。荆轲在太子丹对他缺乏足够的了解、信任和尊重的情况下仍然决心履行自己的诺言,这更增添了故事的悲剧色彩,这一情节也暗示了整个事件的悲剧性结局。荆轲的歌声由凄切悲凉转为慷慨激昂,送行的人们也由感动、惜别转为激愤、激励。就在这激动人心的壮烈场面中,荆轲义无反顾地踏上了献身刺秦的征途。“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跃然纸上。又如,刺秦王时,荆轲的动作,秦王惊起拔剑不出,环柱而逃的狼狈相,群臣的惊愕,侍医的掷药囊,左右呼“王负剑”,一直到荆轲“身被八创”,“箕踞以骂”。在极短的时间里,写了秦王殿庭上下的情状,写动作、写表情、写高呼、写怒骂,组织成一个惊心动魄的壮烈场面。

14年高一语文必修知识荆轲刺秦王相关文章:

2014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2014年高一英语下册期末试卷

北京东城区2014年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4年高中暑假作业:物理高二暑假作业答案

14年高中生入党转正申请书900字

2014年高一化学暑假作业答案

2014年高考优秀记叙文:青春的那些事

2014年高二教师班主任工作总结

2014年高考满分作文700字记叙文:夜雨

2014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答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14年高一语文必修知识荆轲刺秦王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yi/188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