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一 >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解析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解析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解析

微信扫码分享

金笔头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解析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高一考试网


一、语言文字运用

1、D(A项石栈(zhàn);B项幽咽(yè)、商贾(gǔ);C项孝悌(tì)、谄媚(chǎn))

2、B(A、“一念之差”的意思是,一个念头的差错(引起严重的后果)。与原句句意、语境不符。B、“颐指气使”的意思是,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来示意,指有权势的人傲慢的神气。这一句中的“她”从小就养成了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下文又有“盛气凌人”,所以用“颐指气使”完全符合文意。C项中的“炙手可热”,意思是“手一挨近就感到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而句中用来形容家用电器,是不恰当的。D句说一个孩子对电脑、互联网非常熟悉,能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左右逢源”有两种意思,一是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阻,属褒义;二是比喻处事圆滑,属贬义。现在以贬义用法较常见。D句重在这个孩子对电脑、互联网的熟悉,显然两种意思都不恰当。)

3、B(A项“目的是”和“旨在”重复;C项是搭配不当,“吸引”不能与“关注”搭配;D项“形成、完善和发展”语序颠倒。)

4、A(②是一个总起句,应放在开头,①③④⑤是从“秋老虎”和“多事之秋”两个方面说明“阳消阴长”的秋天气候特点的,⑥⑦两句是针对这些特点提醒人们要注意秋季养生,所以⑥⑦应放在最后。⑥⑦两句具有因果关系,⑦在前,⑥在后。在①③④⑤句中,“立秋至处暑”、“白露”等表示时间关系的词语提示我们,①③在前,④⑤在后。①③句具有因果关系,所以①在前,③在后;④⑤句也具有因果关系,所以④在前,⑤在后。因此,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②①③④⑤⑦⑥。)

5、D。匪,通“非”,不是。

6、A。A项“愁”的意思是“为……发愁”,属为动用法;B项“凋”的意思是“使……凋谢(失色)”,C项“转”的意思是“使……滚动”,D项“繁”的意思是“使……多,增多”,均属使动用法。

7、B。每次的作用应不尽相同:第一次重在表现蓦然惊讶的感觉,并使文势更为突兀,第二次表现了一种畏惧和发愁的心理,在文势上有换气和振起的作用,而第三次则表现了无可奈何,只得作罢的情绪。这样一唱三叹,“蜀道之难”也就在读者心目中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了。

8、C (因为:因此写了)

9、A.……的样子(形容词词尾) B.在(介词)/比(介词) C.这(代词)/正确的(形容词)D.她,代指琵琶女(代词)/无义(助词,表示时间持续的状态)

10、B例句:于穆、曹二善才学琵琶(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A.无乃过尔与(宾语前置) B.静女其姝,于城隅俟我(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C.蚓无利爪牙(定语后置) D.灭六国者,六国也(判断句)

11、C(诗人之前并不认识琵琶女)12、(1)元和十年,我被贬职到九江郡当司马。

(2)她原来是长安歌伎,曾经跟曹、穆两位学弹琵琶,年纪渐大,姿色衰退,只好嫁给一个商人当老婆。

(3)听了她的话,这天晚上,才感觉到被贬谪的味道,因而作了这首长诗送给她。

13(1)修辞方法:对偶(1分)。“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1分)。

(2)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1分)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1分)。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1分)。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显出了山中的宁静,城外的荒凉,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1分)。(提示:列举出所写的景,指出它们的特点,并分析作者通过这些景抒发了什么情)

14.(6分,每空1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

(1)沧海月明珠有泪 只是当时已惘然(2)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3)冰泉冷涩弦凝绝 别有幽愁暗恨生(4)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15.【信息整合】(5分)C D(C.造成中医和西医“水火不容”的原因,是两者的“思想体系”与“科学方法”不同,而不是“因历史的巨大差距”。D.原文并没有说中医“受着民族传统和地域文化的影响,无需采用目前西方现代医学的科学方法”。)

[5分。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答案超过两项,本题不给分。]

16.【思路分析】(3分) B(西药理论运用的是“科学依据”,四环素的发明自然需要运用“科学依据”。A.运用的是技术——“经验依据”积累的技术。C.根据“经验依据”作出判断。D.通过“历史依据”作判断。)

17.(4分)凭借经验依据和历史依据就可以判断其是否合理,并不需要所谓的(西医的)“科学依据”。[4分。“凭借经验依据和历史依据……”3分,“不需要科学依据”1分。]

18.【内容分析】(4分)①在我们的大众语境中,所谓“科学的”东西,是“正确的”“高明的”“有效的”“经过了证实的”东西。中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已经过了正确、高明、有效、证实的检验,因此,从宽泛的意义上说,中医已经具有科学依据。②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是水火不相容的,仅以西医理论作为科学依据来判断中医是不恰当的,因此,从狭义的意义上说,中医不需要科学依据。 [4分。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解析相关文章:

高一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滕王阁序原文及译文

高一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最新4篇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试题

高一语文知识点必修五《诗三首》多义词

2023年高一上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高一语文教师教学工作总结(十二篇)

高一语文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高一语文教师工作总结第一学期(5篇)

高一语文知识点解析:离 sao

高一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11篇)

高一语文诗两首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解析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yi/190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