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一 > 高一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一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一# 导语】高一语文的学习,是大家进行高中语文学习的基础,所以同学们必须学好这部分知识,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金笔头网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高一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一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姜夔《扬州慢》)

  4.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

  5.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

  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7.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8.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10.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1.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贾谊《过秦论》)

  12.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折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1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

  14.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

  15.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16.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潜《归去来兮辞》)

  17.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陶潜《归去来兮辞》)

  18.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9.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0.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高一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二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②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③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被动句

  ①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③谪戍之众

  ④天下诸侯已困矣

  3.省略句

  ①尝以十倍(于秦)之地。

  ②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

  ③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于)下吏。

  ④聚之(于)咸阳。

  ⑤铸以(之)为金人十二。

  ⑥临不测之渊,以(之)为固。

  ⑦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

  ⑧身死(于)人手。

  4.宾语前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③崤函之固,自若也

  5.定语后置

  ①伏尸百万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③金城千里

  6.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①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②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③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3.高一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三


  ①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尝不临文磋悼,不能喻之于怀。

  译:我每看到前人发生感慨兴叹的原因,发现都像符契那样相同相合,我曾对前人的文章嗟叹伤情,但往往不能明白为什么会如此。

  ②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译:何况人的寿命随着自然造化而有长有短,但最终都要完结!

  ③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译: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在赤壁之下泛舟游览。

  ④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译:不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来,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

  ⑤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我们任凭小船随意飘荡,越过那茫茫万顷的江面。

  ⑥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

  译:客人中有位吹洞箫的,按着歌曲的声调和节拍XX伴奏。

  ⑦其孰能讥之乎?

  译:难道谁能讥笑他们吗?

  ⑧余于仆碑,又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译:我对于倒下来的石碑,又因此感叹古书不存在,后世人弄错了它的流传(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本来的情况,哪里说得清楚呢?

  ⑨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译:这就是治学的人不可以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采取的缘故啊。

4.高一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四

  1、字词

  符契、修禊、癸丑、流觞、激湍、彭殇、嗟悼、会稽、感慨系之\清流激湍、流觞曲水、静躁、虚诞、世殊事异

  2、成语

  崇山峻岭: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险峻的山岭。

  放浪形骸:放浪,放荡;形骸,人的形体。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

  游目骋怀:游目,远眺;骋怀,放开胸怀,往远处想。纵目四望,开阔心胸。

  情随事迁: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

  感慨系之:感,感触;慨,慨叹;系,联结。有所感触,慨叹不已。

5.高一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五


  桀骜:形容性情倔强。骜,不顺从。

  长歌当哭:意思是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长歌,引吭高歌,这里指写文章。当,当作。

  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殒,死亡。恤,顾虑。

  叱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深居简出:平日老在家里呆着,很少出门。

  婆娑:形容盘旋和舞动的样子;枝叶纷披的样子。

  生杀予夺:指统治者掌握了生死赏罚的大权,横行霸道,对人民生命财产随意处置。生,让人活着;杀,叫人死亡;予,给予;夺,剥夺。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人事沧桑:当事人和世事变化很大。

  记忆犹新:对往事的记忆还像新的一样。

  不同凡响: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凡响,平凡的音乐。

  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作,振作。后泛指做事要趁鼓起劲头的时候一口气干完。

6.高一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六


  一词多义

  “语”

  千载琵琶作胡语。话,言语,名词。

  又闻此语重唧唧。话,内容,名词。

  琵琶声停欲语迟。说话,动词。

  语曰:唇亡齿寒。古话,名词。

  亡去不义,不可不语。告诉,动词。

  “独”

  百年多病独登台。独自,单独。

  鳏寡孤独。独身。

  独亮自以为死灰有时而复燃者。唯独。

  “哀”

  风急天高猿啸哀。悲哀,形容词。

  君将哀而生之乎。哀怜,哀叹,动词。

  秦人不暇自哀。哀伤,悲哀,动词。

  谁为哀者。悲伤,形容词。

  “向”

  独留青冢向黄昏。对着。

  回车叱牛牵向北。面向。

  秋天漠漠向昏黑。接近。

  向吾不为斯役。从前。

  失向来之烟霞。刚才。

高一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相关文章:

高一语文必修四古文知识点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最新3篇

高一语文知识点:“曾几何时”误用几时休

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2016高一语文教师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高一语文滕王阁序原文及译文

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教案设计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写事要有点波澜

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高一语文教师期末工作总结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一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