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一 > 高一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第二单元练习:地球上的大气

高一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第二单元练习:地球上的大气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一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第二单元练习:地球上的大气

微信扫码分享

一、 单项选择题:
读南京北城郊秋季某日垂直温度梯度(℃/100米)时空变化图,回答1~3题。
1.该日此地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时段是 ( )
A、8时~16时30分 B、17~23时 C、16时30分~次日7时 D、23时~次日5时
2.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高度约为 ( )
A、500米 B、100米 C、350米 D、150米
3.当某地大气发生逆温现象时 ( )
A、空气对流更加显著 B、抑制污染物向上扩散 C、有利于大气成云致雨 D、减少大气中臭氧的含量
辐射差额
(千卡/厘米2.月)
4
2
6
8
10
12
0
4
-4
8




图1
地面通过吸收太阳辐射而获得热量,同时通过地面辐射的方式而散失热量。地面吸收太阳辐射与地面向外辐射之差额,称为地面辐射差额。读图1三个地区地面辐射差额的年变化图,回答3-4题。
3.关于①②③三条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三条曲线所代表的地区均位于南半球
B.曲线③所代表的地区地面辐射能的收入始终小于支出
C.三条曲线中所代表的地区纬度最低的是曲线②
D.三条曲线中所代表的地区纬度的是曲线①
4.一日内地面辐射差额由正值变为负值的时间一般在每天( )
A.日出前后 B.正午 C.日落前后 D.午夜
图1 O是某岛屿沿东西方向地形剖面示意图。表格是岛屿甲、乙两地1月和7月平均降水状况。完成5~6题。
5.该岛屿最可能位于
A.地中海 B.印度洋北部 C.太平洋赤道附近 D.西北大西洋
6.形成甲、乙两地降水特征的主导因素是
①太阳辐射 ②大气环流 ③洋流影响 ④地表状况
A.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完成7-8题。
7.图中的“丙气压带”是指
A.赤道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 副极地低气压带
8.根据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受丙气压带影响,撒哈拉沙漠炎热少雨 B.受甲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
C.受乙风带影响,西欧地区全年温和湿润D.受丙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新西兰形成地中海气候
下图为沿30°N部分区域垂直剖面和该区域对应的6000米高空水平面的某时等压线(单位:hpa)分布状况。读图回答9--10题。
9.N′地区比M′地区
A.年降水少 B.年均气温低 C.气压高 D.光照强
10.影响M气压系统形成的根本因素是
A.海陆分布 B.地形地势 C.太阳高度 D.季风环流
空气流越过山脉后,沿坡下降,空气绝热增温,使背风坡空气温度与湿度与迎风坡差异较大,如右图所示,甲、乙海拔相同,读图回答11~12题。
11.有关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同一自然带出现的高度乙地<甲地
B. 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甲地<乙地
C. 气温甲地=乙地
D。甲乙两地生物种类甲>乙
12.图示现象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是
A.导致甲坡水源充足,昼夜温差加大,农作物营养积累多,产量高,品质高
B.夏末可使乙坡粮食和水果早熟,影响产量
C.该地区聚落多分布于乙坡
D.甲坡交通线路沿河谷布局,乙坡交通线路多沿冲积扇缘布局
右图表示亚洲局部地区某日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2回答13—14题。
13.当日广州的天气可能是
A.晴朗 B.阴雨C.多雾 D.吹南风
14.厦门当日风向可能是
A.东南风 B.偏西风 C.偏东风 D.偏北风
读图5“某地区某日平均气温分布和M地全年降水和昼夜情况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图中,可用于判断M地位丁北半球或是南半球的主要信息有
① 山地走向 ② 昼夜长短的变化 ③ 纬度分布 ④ 降水量季节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该地区
A.分布在中纬度大陆东岸 B.植被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主
C.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D.白昼最长时降水量最多
图9
图7为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①③为大陆上气压中心,②④为海洋上气压中心。完成17一19题。
17.若图中①为高气压中心,则
A.① 夏威夷高压 B.② 为阿留申低压
C.③ 为亚速尔高压 D.④ 为亚洲高压
18.若图中①低气压中心位于北纬30°与东经70°交点附近,则A.布宜诺斯艾利斯所在纬度白天比黑夜长
B.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开罗正遇上干燥炎热季节
D.北京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
19.据图分析这种气压中心分布的形成原因是
a.7月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
b.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c.1月,副极地低压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
d.季风气候形成这种气压分布
A.ab B.bc C.ac D.cd
2006年夏天,重庆、四川连晴高温,气温达44.5℃,旱灾、火灾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给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困难,3000万重庆人经历了一场50年不遇特大旱灾的严峻考验。回答20-21题。
20.重庆有“火炉”之称,下列不是“火炉”形成原因的是
A.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 B.盛行反气旋下沉气流
C.重庆位于河谷地带,热量不易扩散 D.正午太阳高度在变大,白昼在变长
21.下列不是川渝地区大旱原因的是
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脊线位置偏北偏西
B.全球气候变化让极端天气事件更加频繁地发生
C.城市化等人类活动加剧了干旱的程度 D.重庆特大旱灾是三峡工程蓄水所致
图2为“不同季节部分纬度范围内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2—23题。
22、甲、乙、丙、丁四图所反映的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中,与我国台风多发季节相对应的是
A、甲图与丙图 B、乙图和丙图 C、丙图与丁图 D、甲图与丁图
23、甲图到乙图的变化过程,时间跨度约为
A、三个月 B、六个月 C、九个月 D、一年
台风是广东省主要的气象灾害。读图2结合相关知识,回答24~25题。
24. 下列选项中,台风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岸段位于
A. 惠州南部。汕尾南部,揭阳东南部 B. 阳江南部。广州南部、珠海东南部
C. 湛江东部、中山东部、汕头东南部 D. 茂名南部。东莞西部、潮州东南部
25. 台风过境前后,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台风来临前搬走窗口等处的花盆 B. 大风雨就近在临时建筑物旁躲避
C. 台风来临前准备好必要的应急物品 D. 台风中心刚过,仍需留在安全地带
我国天山北坡和北疆大部分地区,冬、春两季有时出现较长时间的连续降水。与此直接相关的天气系统是
A.快行冷锋 B.准静止锋
C.暖锋 D.反气旋
读图5气温和降水资料,完成26~27题。
26.关于图示气候类型分布区的地理事物和现象,
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植被以针阔混交林为主
B、附近海域均有寒暖流汇合
C、地表水获得的补给冬季较多
D、风力搬运沉积地貌广泛分布
27、在图示气候的分布区,对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不宜建在城市居民区的
A、西南面 B、西北面 C、东北面 D、东南面
图2是我国某地近50年气温和降水统计图,判断28~30题。
28.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A.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年际变化率小 B.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年际变化率小
C.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年际变化率大 D.气温日较差大,降水年际变化率大
29.该地最可能位于
A.内蒙古高原的东部 B.南疆地区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的东南部
30.该地近50年地理环境变化的特点是
A.气候变暖变干 B.气候变暖变湿 C.气候变暖河流干涸 D.气候变暖河流流量增大
图17
二、综合题:31.图17为我国及周边地区大气环流图,由于青藏高原的阻挡,中纬度西风被分成南北两支。读图回答问题。(共10分)
(1)该图反应的是 季的大气环流图。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东亚季风为日本、台湾的降雪提供水汽来源
B.图中靠海边的山地,夏季降水丰富,冬季降水少
C.冬季日本列岛西岸的雨水较多,气候特征与大陆相反
D.台湾山地一直只受东亚季风的控制
(3)图中低纬度高空中的风向及主要成因分别是
A.东风,水平气压梯度力 B.南风,地转偏向力
C.西风,水平气压梯度力 D.北风,摩擦力
(4)夏季,东亚的大气环流与 (东亚季风或盛行西风)的活动最为密切,原因是 。
(1)冬(2分) (2)AC(2分) (3)C(2分)
(4)东亚季风(2分) 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加强了印度低压(2分)
32.2007年1月中旬以来,武汉市雨雪天气持续不断,但一直是下雪不见雪。1月16日凌晨,武汉城区下起该年第一场大雪,从凌晨2时左右至7时,持续的大雪使城区主要道路铺上了厚厚的积雪。残雪还未融化,浓雾又起。17日,江城遭遇了入冬以来较罕见的一场浓雾。读下图及有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空气中水汽凝结变成很多小水滴,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称为雾。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和清晨,由辐射冷却形成,叫辐射雾;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叫平流雾。
资料二:武汉市2007年1月6日~20日气象数据变化图(图1 3)
(1)武汉市6日~20日中,气温日较差的是 日,最小的 日。(2分)
(2)武汉市哪几日雨雪较大? ,判断理由是: 。(5分)
(3)简析武汉市“下雪不见雪”的原因。 。(2分)
(4)大雪过后出现的浓雾,从成因看,属于 雾,它形成的主要原因为:
。(5分
(1) 11 18(2分)
(2) 11、16、20 气压低,空气抬升的幅度。(5分)
(3) 日平均气温在0℃以上,没有达到能使水以液态形式存在的冰点。(2分)
(4) 辐射雾 ①降雪后,日平均气温在0℃以上,雪融化快,空气中水汽含量大(2分);②17日气压较高,空气对流较弱,大量的水汽便凝结形成了雾。(2分)
33.根据材料,回答(1)-(4)题。(11分)
材料一 风暴潮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温带气旋又叫锋面气旋,主要出现在中高纬度,是锋面发生波动而形成的)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高,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
海潮(潮汐)是引潮力产生的海水周期性波动现象。海水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表现出垂直方向的潮位升降(涨落)和水平方向的潮流进退。通常发生在白天的称潮,夜间的称汐。
材料二
类型
特点
影响地区
台风
风暴潮
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
凡有台风(飓风)影响的国家海洋、沿海地区
温带
风暴潮
增水过程比较平缓,增水高度较低
中纬度沿海地区,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北方海区沿岸为主
海潮
有明显的规律性,农历半个月中出现一次天文大潮(朔、望),一次小潮(上弦、下弦)。
沿海地区
(1)简析图18中①、②两海湾风暴潮的主要类型及风暴潮多发季节的不同。(4分)
(2)2007年元宵节(正月十五),乙图地区遭受特大风暴潮袭击。试分析其特别强大的原因。(2分)
(3)有关海潮和风暴潮的叙述,正确的是(3分)
A、都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
B、其发生都有一定的规律性
C、形成的动力都来自大气的运动
D、海潮和风暴潮对我国的影响较大
E、充分利用海潮的规律,可以在生产生活中造福人类
F、凡有暖流经过的地区,都会受到台风风暴潮的影响
(4)为了预防和减轻风暴潮造成的严重损失,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2分)
(1)①海湾风暴潮的类型主要为台风(飓风)风暴潮,多发生在夏秋季节;②海湾的风暴潮类型主要为温带风暴潮,多发生于冬春季节。(4分)
(2)元宵节前后正值天文大潮,加剧了风暴潮的强度。(2分)
(3)BDE(3分,选三项且全对得3分,选两项且为正确选项得1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4)加强海洋灾害的预警和预报;加固海岸堤坝等。(2分)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一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第二单元练习:地球上的大气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