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小学 > 二年级 > 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三篇

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三篇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三篇

微信扫码分享

【#二年级# 导语】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明确地制订教学目的,具体规定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能力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合理地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以下是金笔头网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观察自己或他人的指纹图样,让学生认识每个人指纹的独特性,学习一些观察与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对自己指纹的观察,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提出合适的问题。能根据问题,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方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观察、研究和实验中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科学学习中让学生养成注重事实,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良好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每个人的指纹具有独特性。

  难点:提出问题从中筛选出问题并制定方案进行研究。

  三、教学准备

  透明胶带、指纹卡、白纸、表格、放大镜、铅笔等

  四、教学过程

  (一)看画猜疑

  1.出示《雪地里的小画家》图片。谈话:在上新课这前,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来看一幅画。猜猜这都是哪些小动物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说说你的理由。

  2.世界上没有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其实在我们身上也有许多信息,可用来辨别不同的人。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3.揭题:我们今天就来认识指纹。(板书课题:奇妙的指纹)

  (二)搜集指纹

  1.指纹奇妙吗?奇妙在哪?说说你的理由。有什么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吗?(记录问题)

  2.既然我们想对指纹进行研究,怎样把指纹展示出来?你有什么好办法。

  3.老师展示拓印的指纹,共同探讨制作方法及注意示项(课件出示活动建议:不要反复按、不要移位、不要涂太多铅、把手擦干净。)

  4.请同学们在指纹卡上按顺序印下自己两只手的指纹。

  (三)小组研究

  1.看,同学们的指纹卡真像一幅艺术品。在我们这节课上,利用你们的指纹卡

  可以解决哪个问题?

  2.好,现在就请各小组选择其中一个自已想研究的问题进行研究,(出示研究记录表)

  3.小组讨论,汇报

  4.全班评议修改方案(评议团要边听边思考,他们这组的研究方案可行吗?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5.小组确定方案

  6.小组活动。如果有说不清楚的,可以画下来。

  7.小组汇报:学生边汇报老师边板书

  8.有哪组研究了指纹的样子吗?展示交流

  9.科学家经过大量研究发现可以把指纹大致分为三类。(课件出示)板书

  10.师:同学们研究的真仔细,看来指纹真的是很奇妙。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指纹吗?

  (课件出示:指纹保险箱、指纹考勤机、指纹锁、指纹鼠标、指纹优盘)

  11.教师介绍利用指纹破案的案例

  (四)课后探究

  同学们今天在课堂上已经解决了这么多问题,这些问题可以请同学们课后继续研究,指纹不仅可以为我们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还可以画出许多妙趣横生的画,这一切都要你们去发现。


【篇二】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认识几种常用的工具,知道工具的重要:人的生活离不开工具。

  2.了解工具的多样性,学会选择一些工具做事。

  3.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选择能力──-能发现工具的不同用途,并选择恰当的工具进行工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比较清楚的介绍一种工具的名称和用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自己想出两种以上的方法将一张纸分开,并将分开的纸又连接起来。

  教学重点:

  通过认识工具,培养学生的表达、选择、观察、动手、思考等能力。

  教学难点:

  连接纸成一件纸玩具。

  内容安排:

  活动1:想办法完成:取高处的东西;断开铁丝;看清印刷品的图是由小点组成的。

  活动2:认识常见的几种工具。

  活动3:用连线的方式,将工具和做的事情连起来。

  活动4:用各种方法分开一张纸。

  活动5:把分开的纸合在一起的方法并把几张纸合在一起作成纸玩具展示。

  教学流程:

  认识工具的重要──认识几种工具──选择工具──用各种方法分开纸──用连接纸的(活动1)(活动2)(活动3)(活动4)(活动5)方法做纸玩具

  教具准备:

  几种工具:放大镜、钳子、棍子

  画有常见工具的图和实物:包括螺丝刀、剪子、钳子、锤子、锯、小刀、订书器、扳子、菜刀、回形针、大头针、胶水、胶条、双面胶。

  作业纸──画有不同的工具和做的不同的事情。

  分组材料:小刀、剪子、胶水、胶条、双面胶、大头钉、回形针。

  示范纸玩具:粘的(胶水、胶条、双面胶)、插的、别的(大头钉、回形针)几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旧课引入:上学期我们知道学习科学有5个好帮手:眼、耳、鼻、舌、手,但是,我现在有几件事,光靠这五个好帮手就完成不了了,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二、新课

  1)活动1:取下高处的球;看清报纸上的图片是由什么组成的;把一根铁丝断为两截。

  学生讨论后派代表来完成。

  教师讲解:生活中有很多事单靠我们的5个好帮手是不够的,需要借助其他东西帮忙,刚才你们就使用了棍子、椅子、钳子等,我们把它们叫做工具。

  2)活动2:认识几种常见工具:出示图和实物。由学生介绍工具的名称及用途,要求:声音洪亮,介绍清楚。老师及时表扬。

  3)活动3:根据上面的介绍为以下几件事选择工具:弯铁丝、钉木板、切萝卜、订本、开汽水瓶。每位同学发一张印有上述活动和完成上述活动的工具的作业纸,学生用线将工具和事情连上,当堂收上来。

  课间休息,教师看刚收上的作业。

  4)活动4:刚才的工具都选的不错,下面这件事可以用什么工具完成:把一张纸分开。

  学生先说再操作。撕开、剪开或用刀划开(垫上废纸)、裁开。

  5)活动5:如果要把分开的纸再合在一起可以选什么工具,用什么方法?

  学生先说再操作。操作前老师拿出用不同连接方法作的纸玩具给学生看,要求学生也采用各种方法把纸连成一个纸玩具,做好后摆在教室边上的架子上展示给大家看。

  三、新课结束,教师小结下课。


【篇三】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认识到很多动物都要产卵,且卵有相似的基本构造。

  2、知道卵在合适的条件下会发育成动物。

  3、知道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过程与方法:

  1、用图片、实物相结合的方法,使孩子经历一次对动物的卵进行观察和探究的过程。

  2、用查资料和看视频的方法,经历观察青蛙、小鸡等孵化的过程。

  3、建立青蛙卵孵化过程观察的水族箱,引导学生课后观察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生命繁殖的相似性,感受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

  2、培养探究动物繁殖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动物卵的基本构造,知道卵可以发育成新生命。

  【教学难点】卵孵化过程的观察,了解鸡蛋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准备】

  学生材料:

  1、每小组一份:

  a、鱼卵、鸡蛋、鹌鹑蛋、鸭蛋、毛巾、放大镜放在盒子里;(课前放好)

  b、磕好的生鸡蛋、剖好的熟鸡蛋放在盘子里;(课中领取)

  教师材料:

  a、青蛙卵、水族箱(附记录表)。(放在讲台旁)

  b、课件:各种动物卵的图片,各种卵的孵化过程等。

  【教学过程】

  谈话:师:你养蚕了吗?蚕宝宝出生前是什么啊?谈谈在养蚕过程中的发现!

  师:蚕卵其实就是一个小生命,它能够孵出蚕宝宝来。

  一、激趣引入

  1、老师这里有一袋东西,里面是什么呢?谁来摸一摸?

  (猜到奖励)

  2、这些我们也把它叫作“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动物的卵》。板书课题。

  二、探究展开

  (一)、动物的卵

  各种动物的卵。

  1、你知道哪些动物的卵?(生说)大家了解的真是不少!想不想看看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师课件出示各种动物的卵。

  2、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动物的卵。有鸡卵、鸭卵、鹌鹑卵、鱼卵。让我们一起来比较比较,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请材料员把盒子拿出来。

  3、学生观察,师巡视。

  4、反馈交流。你比较出了什么?

  5、小结:各种动物的卵从外形看有很多不同之处。但他们都酝酿着一个小生命。

  过渡:接下来,我们就以熟悉的鸡蛋为例,一起来好好的观察观察。

  鸡蛋的观察。

  1、蛋壳的观察。

  用放大镜仔细观察鸡蛋的外壳,看看有什么发现?(小孔)这些小孔我们称它为气孔,那你觉得蛋壳上为什么要有这些气孔吗?(卵是有生命的,它需要呼吸,所以必须通过气孔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大家都知道,这个鸡蛋一不小心就会磕破,鸡蛋壳是很脆的!你们看,师扳鸡蛋壳。可我如果把它整个握在手中,却怎么也握不破。不信,你们看!(师握鸡蛋)谁想来试试?这么脆的鸡蛋壳为什么现在这么结实了呢?(生说)

  师小结:这与鸡蛋壳的椭圆形形状有关,鸡蛋蛋壳这样的形状结构,它可以分散受到的力,所以可以使它承受更大的力量而不破,从而更好的保护了里面的小生命。这样的形状结构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的也是很广泛的!比如说:悉尼的歌剧院等。

  2、鸡蛋内部的观察。

  过渡:蛋壳很好的保护了里面的小生命,但现在也影响了我们对它的深入观察。

  蛋壳里面有些什么呢?想不想现在就来看一看。

  老师给大家磕好了一个生鸡蛋,切好了一个熟鸡蛋。让我们一起把鸡蛋内部的结构看个清楚!请材料员依次上来领取。

  学生观察,师巡视。

  汇报: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鸡蛋的内部结构”?(一个小组汇报后,问:还有补充吗?)

  小结: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我们的发现。(结合课件)明确:蛋壳、气室、蛋白、蛋黄、胚胎、系带、膜等。

  鸡蛋各部分对胚胎发育的作用。

  讨论:你觉得鸡蛋各个部分对胚胎发育会有什么作用呢?(可安排小组讨论)

  课件播放小鸡孵化的图片资料。师配文字:鸡蛋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开始孵化,小小的胚胎细胞开始分裂、生长,并不断的从蛋黄蛋白中吸收营养和水分,小鸡的模样开始形成了,蛋黄、蛋白慢慢萎缩,大约经过三个星期,小鸡长成了,它会自己破壳而出。

  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文字资料,请大家阅读文字资料(一)。

  生阅读资料。

  小结:鸡蛋各部分的作用——蛋白是供给养料和水分的;蛋黄是提供营养的;胚能发育成小鸡;气室提供氧气;蛋壳有保护作用。

  鸡蛋能够孵出小鸡,那随便就一定能孵出来吗?需要哪些条件呢?请大家继续阅读资料。

  生阅读资料。

  小结:小鸡孵化所需要的条件——种蛋选择、温度、湿度、通风等。

  三、拓展、欣赏、小结

  刚才看了小鸡孵化。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其他的动物孵化过程,想不想看?

  1、观看蜜蜂、青蛙、鱼卵的孵化过程录象。还想看吗?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继续去学习。

  2、小结:像刚才这些动物,它们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板书“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这些动物我们把他们叫做卵生动物。(板书“卵生动物”)

  3、指导课后进行孵化青蛙卵的活动。

  刚才我们欣赏了好几种动物从卵里面孵化出来的过程,要是我们能够亲自试着去孵化一种动物,那就更好了。你孵化过小动物吗?

  老师昨天找来了一些青蛙卵,想不想亲自来孵一孵?青蛙卵能在10天左右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能在几星期内长成一只小青蛙。这个饲养水箱就放在大家的教室里,让我们一起观察并记录好青蛙卵的孵化过程,好吗?

  提醒:等所有的小蝌蚪全孵化出来后,请把它们送回大自然。

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三篇相关文章:

小学二年级读书笔记50字【三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卷面分析2016

小学二年级作文暑假收获

小学二年级记叙文作文范文六篇

小学二年级奥数题【五篇】

小学二年级而且造句大全_小学二年级绝句

2015年小学二年级英语下册同步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新年趣事作文7篇

2017小学二年级英语寒假作业布置

小学二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三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xiaoxue/ernianji/156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