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小学 > 二年级 >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我为你骄傲》评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我为你骄傲》评课稿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我为你骄傲》评课稿

微信扫码分享

【#二年级# 导语】《我为你骄傲》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一不小心,砸破了老奶奶家的玻璃,尽管当时没敢承认,但内疚的心理和责任感伴随了“我”一个星期。当“我”用自己攒了三个星期的送报纸的钱赔给老奶奶并附上道歉信时,在慈爱又善于教育后辈的老奶奶眼中,那不是7美元的钱,是孩子纯真的情、悔过的心,是值得为孩子骄傲的美好品德——诚信。孩子的诚信让我们感动,老奶奶那博大的胸怀也值得我们称赞。以下是金笔头网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本文是一个小故事,是以“我”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来描写的。先是扔石头“很开心”;再是砸碎玻璃“很害怕”然后是见到老奶奶“很不自在”;最后是用自己积攒的钱赔偿给老奶奶感到“一阵轻松”。教语文,也是教做人。教学时应该紧紧的抓住这个线索,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发现,教育学生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学习老奶奶宽宏博大的胸怀。同时还要以文为载体,在读中训练语感,在读中品析、积累、运用词句。力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徐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充分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教师先发挥了导学的作用,然后是以学定教,顺学而教。

  新课程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教学面貌发生很大变化,这个变化在教学发展有重大意义。但由于认识和实践上的偏差,教学中也出现了自主异化为自流,合作学习变成自由活动的苗头,这不是课改期望中的自主学习。课程标准强调,要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教”的方式决定“学”的方式。因此,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上,教师起着关键的导航、定向的作用。

  这节课,执教者先是从文题中引发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整体读书,概括要义。接着又提出一个整体性的能牵动全篇的有价值的问题--小男孩和老奶奶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呢?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并且又提出了学习方式和方法的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方法、要求走进文本。这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导学功能,避免了学生盲目的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合作、交流以后,教师采取的策略是顺学而教。

  例如,一个学生说:“我知道小男孩在玩时是怎么做的?”,老师问:“你想读一读吗?”

  学生说:“想读。”学生读后,教师再问:“读得怎么样?”其他学生参与评价。一学生抓住“开心”这个词来体会,教师就引导说:“那你就开心的读一读吧!”又如,学生读课文时,发现有一句话表达了小男孩“不自在”的心情。

  老师顺势而导:“不自在是什么感觉?‘从不自在’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你能带着不自在的情感读一读吗?”在这样的学习反馈的过程中,教师关注的是学生怎么学的,教师就怎么教。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合作、对话、交流。课堂教学既没有失控于学生,又没有教师的牵强附会。

  二、注意多元的理解,实现文本价值。

  培养什么样的个性?应该是积极的健康的个性。“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母雷特”,但是,以教育为目的的阅读,不同于自由式的阅读。以教育为目的的阅读,首先要考虑文本价值的实现,文本的价值是旗帜,是航帆,是路灯。那么,我们又如何理解“阅读是个性化的过程”呢?我的想法是,尽量发挥学生的个性见解和创新的思想,然后在多元的理解中,让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通过研讨、反思、辩论,达成理性的认识。当然不一定统一,只要他们说的有道理,我们就尊重他们。

  可能有人问:“什么样叫有道理?”这就在于教师智慧的把握。

  这节课,徐教师注重了学生多元的理解。

  例如:老师问,不自在是什么感觉?

  学生:不舒服、心里不是滋味……。有如:你认为老奶奶是怎样的人?

  学生:宽容、大量、善解人意……再如:当小男孩看到“我为你骄傲”的便条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学生:高兴、激动、内疚……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我为你骄傲》评课稿相关文章: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上语文期中试卷

有余数的除法人教版新课标教案

走进作者心灵 感悟慈母情怀──人教版新课标第九册第六单元《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课标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带三维目标)

人教版新课标高一语文全册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高一下4单元作文:写给十年后的自己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我为你骄傲》评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可能性 人教版新课标教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我为你骄傲》评课稿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xiaoxue/ernianji/164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