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小学 > 二年级 > 小学二年级语文《美丽的武夷山》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美丽的武夷山》教学反思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小学二年级语文《美丽的武夷山》教学反思

微信扫码分享

【#二年级# 导语】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以下是金笔头网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美丽的武夷山》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二年级语文《美丽的武夷山》教学反思

  《美丽的武夷山》是北师大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青青的山》中的一篇阅读课文,结合这组课文的主题,教师课前让学生自己去收集了很多有关的山的图片,然后在开课时展示学生收集的图片,由图引入新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的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自然而然地跟着老师进入学习状态。

  教师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语文学习的规律来设计教学环节,十分重视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在书上边读边勾勾画画的读书习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师根据课文的特点,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来创设情境,使学生仿佛置身于风景秀丽的武夷山,让学生在如诗如画的氛围中学习课文,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他们充分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在学中得到情感体验和熏陶,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另外,教师亲切的语言,微笑的表情,鼓励的眼神使整堂课的教学在一种轻松、愉快、平等的氛围中进行着,教师不再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一个和蔼可亲的学习组织者,学生就在这样一个组织者的引导下,自由自在地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这次教研活动,不仅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课例,还为我们介绍了很多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受到老师们的欢迎。 

2.小学二年级语文《美丽的武夷山》教学反思

  《美丽的武夷山》是一篇散文,通过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武夷山的奇山秀水。课文的第二段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武夷山山势险峻。三十六造型奇特,有的像玉柱,有的像火把,有的像鲜花,有的像竹笋。”这段话运用了一连串的比喻,不仅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武夷山山的特点,而且便于学生想像、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进行语言的积累。

  为此,在学习这一段时,我尝试采用以下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结合想像画一画。

  这段话中作者把武夷山山峰的样子分别比作玉柱、火把、鲜花和竹笋。为了让学生在头脑中有比较清晰的山的形象,我让学生发挥想像,在白纸上自由画一画这些山峰的样子。有个别同学不理解“玉柱”的意思,我又让他们回想在电视里看到的直立高耸的大柱子,告诉他们玉柱和那些柱子的样子相似。同学们根据课文中的描写饶有兴致地动手做画。有几位同学甚至突破了课文描写的局限,把山峰的样子想像画成了老人、怪兽等。尽管这些画非常稚嫩,但学生全情投入,那么认真,完全融入到课堂学习的氛围之中,没有一个学生“开小差”。

  由此,我得到启示:让学生动手画一画,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习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新精神。

  2.联系实际说一说。

  在学生对这些山有了初步的感官形象之后,我相应出示了以下活动练习:

  ①给山起名字。

  本单元的“语文天地”里有个练习:让学生看着图上山的样子,试着给山起名字。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这项活动。学生的积极性颇高,他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认真参与讨论。随后,我又让各小组长代表本组成员进行汇报交流。

  第一小组的黄珊珊说:“我们小组认为,第一座山叫母子山,第二座山叫老人山……”

  第二小组的黄俊达代表本组发言:“老师,我们小组认为这几座山分别叫:手掌山,独指峰,蜗牛峰,公鸡山和骆驼山。”

  其他几个小组也派代表纷纷发言。最后,师生共同评议,选出优胜小组予以奖励,另外几个小组也相应得到了口头奖励。

  ②仿照例句说话。

  有了以上的基础,同学们再练习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来造句已不是难事。看,他们个个神情激动,小手举得老高,显得那么自信。黄斌彬说:“秋天,风把叶子吹下来,树叶飘在空中,有的像小飞机,有的像小船,还有的像降落伞。”黄晋慧说:“山上的石头很多,有的像塔,有的像树,有的像动物,还有的像地图。”更多的同学说:“这里的山样子真多,有的像大象的鼻子,有的像蜗牛的外壳,有的像一头大骆驼……”

  看着同学们一张张兴奋的小脸,一双双跃跃欲试的小手,看着这充满活力的课堂,我的心感慨万千。想到前几节课沉闷的课堂气氛,我意识到了那是因为教师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感受。新教材强调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结合语文实践活动来学习语文。这正是学生所期望的。所以,学生需要开放式的语文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他们重新找回了自信,他们在课堂上那么快乐,那么主动地寻找探究新知识。

  他们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

3.小学二年级语文《美丽的武夷山》教学反思

  《美丽的武夷山》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通过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武夷山的奇山秀水。

  本篇课文的教学,我为了让学生拥有完整的阅读过程,充分朗读,让他们以多种形式的读来感知内容与领悟情感,理解语言与积累语言,充分感悟文章人文之美,山水之美,语言之美。

  首先,教师配乐范读全文并让学生欣赏武夷山美景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优美意境,并请学生说说自己对武夷山的第一印象。

  第二,自主探究。武夷山到底美在哪里?请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自己读课文。找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学过的方法解决它。本课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尊重学生感悟个性的基础上进行赏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句子学习,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教师自始至终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边读边品。在教学“武夷山山势险峻。三十六峰造型奇特,有的像玉柱,有的像火把,有的像鲜花,有的像竹笋。”时,我利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这个句式让孩子说句子。在教学九曲溪水的文段时,我引导学生抓住两个重点句——“溪水很清”和“溪水很静”。我采用了指名读、评读、齐读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悟、品味武夷山水之美。

  第三,巧妙接读,整合全文。我用师生接读的方式,让学生重新回味课文。将课文中对武夷山美、水美的段落整合到一起,让武夷山之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画面。

  最后我用“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为结束语,提升“入诗入画”的感觉。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小学二年级语文《美丽的武夷山》教学反思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