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小学 > 六年级 >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10篇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10篇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10篇

微信扫码分享

【#六年级# 导语】道德与法治,是人们树立正确三观的因素,同时也是加快我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金笔头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1、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为国家宪法日。我国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2、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

  3、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1、公民应该怎样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答:(1)积极学习宪法,宣传宪法,遵守宪法,增强宪法观念,并落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2)敢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

  3、宪法与其他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以及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同时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利的各个国家机关。

3.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1、人大代表行使哪些法定权利?

  ①审议权;②提案权;③选举权;④质询权;⑤罢免权;⑥表决权;⑦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等。

  2、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之中、之后分别应该做些什么?

  (1)会前: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工作,充分掌握民情、广泛集中民智。

  (2)会中:提出议案;听取和审议有关报告;选举一府两院领导人;制定法律、法规;对重大事项做出决定。

  (3)会后:监督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督促各级机关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向选民或原选举单位述职;对各方面的工作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

4.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1、你选举“人大代表”的标准是什么?

  ①工作能力强,富有正义和原则性。

  ①能联系群众,体察民情、善解民意。

  ③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政治素养。

  ④有社会责任感和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

  2、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

  我国《宪法》第3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即:①我国公民(国籍条件);②年满18周岁(年龄条件);③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政治条件)

5.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1、专门保护未成年的三部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 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各项合法权利的法律。该法明确了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社会保护、学校保护和司法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我国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素质而制定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为了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制定的法律。该法明确了教育、行政、司法、社会组织和家庭等方面的职责。第十四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一)旷课、夜不归宿;(二)携带管制刀 具;(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2、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3、很多法律规定都涉及具体的年龄节点,比如,准许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的最低年龄是(12)周岁,公务员应当具备的最低年龄是(18)周岁。

6.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1、行政机关要收到宪法和法律的约束,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2、作为中国公民,不论年龄大小,都有对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3、在生活中,公民参与监督的方式有采用书信、(电话)、(电子邮件)等多种。

  4、接受监督是(法治国家)的要求,更是(社会发展)需要。

7.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1、我国中央国家机关: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权力机关。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家元首。

  ③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行政机关。

  ④中央军委——军事机关。

  ⑤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司法机关。

  ⑥监察委员会(国家监察机关)

  2、我国的国家标志:

  国旗(五星红旗)、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国徽、首都(北京)

8.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1、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公民)。

  2、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我”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的中国国籍。

  3、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我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4、“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古希腊。国家为每个公民确定了公民身份号码。每个公民的身份代码是的、终生不变的。有国徽的一面是身份证的正面,有公民身份号码的一面是身份证的背面。公民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第1——6位是(地址)码;第7——14位是(出生日期)码;第15——17位是(顺序)码;第18位是(校验)码。

  5、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公安机关挂失。要妥善处理快递单、车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以及其他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现在身份证用途广泛,没有它,寸步难行。入学注学籍、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在机场办理登记手续等地方都要用到身份证。

  6、中国是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中国公民在海外可以拨打12308热线电话求助。

  7、华人、华裔与华侨的区别:

  华人华裔:定居在国外,具有居住地国籍

  华侨:居住在国外,而具有中国国籍的公民

9.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 法(宪法神圣性表现)?

  答:①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②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③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④宪法有更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2、如何理解宪法至高无上的权威?

  答: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 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具有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是普通法律的立法依据。②普通法律必须依据《宪法》来制定,并只能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是《宪法》内容的具体化。③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将被修改或宣布无效。④宪法与普通法律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

10.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1、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

  2、我们享有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休息权)等权利。

  3、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如过马路,要(遵守交通法规);借了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在公共场所(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

  4、纪律、道德与法律都规范着我们的行为,都是基本的社会规则。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

  5、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6、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

  7、法律援助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实施,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中的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服务。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10篇相关文章: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练习题(语文、数学、英语)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试题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的作文【优秀3篇】

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卷

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练习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书第一到第五课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英语试卷

2016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10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xiaoxue/liunianji/145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