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小学 > 六年级 >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卷2015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卷2015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卷2015

微信扫码分享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shēn yuān bā lí wū jǐ shuò ɡuǒ nónɡ zhuānɡ dàn mǒ

  kāi tuò zhē bì zhù jūn lián dāo kānɡ kǎi jī ánɡ

  二、根据所给词语的意思,给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划上“√”。(6分)

  1、 兄弟:

  ①指“兄”和“弟”。“ 兄弟”应读(xiōng dì xiōng di)。

  ②指弟弟。“ 兄弟”应读(xiōng dì xiōng di)。

  2、 照应:

  ①照料。“照应”应读(zhàoyìng zhàoying)。

  ②呼应,配合。“照应”应读(zhào yìng zhào ying)。

  3、 利害:

  ①剧烈、凶猛。“利害”应读(lì hài lì hai)。

  ②利益和损害。“利害”应读(lì hài lì hai)。

  三、用“望”字扩词,并填空(不重复)。(4分)

  1.郑成功在一群将领的簇拥下,站在船楼上四处( )。

  2.每当你忧愁烦恼的时间,来到大自然,( )蓝天白云,俯看花草树木,你就会明白生活依然十分美好。

  3.一天,他登上军营附近的一座山头,临风( )。

  4.他( )着有一天能和失散多年的亲人们团聚。

  四、请将诗句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连接起来。(6分)

  但悲不见九州同 手舞足蹈

  漫卷诗书喜欲狂 依依惜别

  江枫渔火对愁眠 悲痛欲绝

  春风得意马蹄疾 夜不能寐

  孤帆远影碧空尽 心花怒放

  遗民泪尽胡尘里 死不瞑目

  五、按要求改写下面得句子。(8分)

  1、请根据“运气(yùnqi)”和“运气(yùnqì)”所表达的不同意思写两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说:“这就是我对你们的希望,请落实在实际行动上。”(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业绩,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儿童乐园里,碰碰车玩。(调换句子中的词序,原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认识了______的郑成功,______的肖邦,______的陆游,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朝诗人___写的,他被誉为“___”,这首诗是他的“生平第一首快诗”,这首诗就是通过“____________”来表达他的爱国情感的。

  3、《我们爱你啊 中国》这首诗中像我们介绍了几个少数民族:“竹楼”代表的是傣族,“布达拉宫”代表____,“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是代表______,“大草原的羊群、戈壁滩的骆驼”是代表____。

  4、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他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选自《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里的“特殊礼物”是指_______,埃斯内尔把这一“特殊礼物”送给肖邦,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理解:(26分)

  (一)

  荷兰侵略者凭借高大坚固的铁甲舰和舰上的大炮,企图负[ 隅 ]顽抗。英勇的郑军官兵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驾着舰船向敌舰队冲去。他们团团围住敌舰,使敌人的大炮失去了威力。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所有的舰船都震动起来,海面上掀起十几丈高的水柱。原来是一个炮手瞄准敌舰放了一炮,刚巧打中了弹药库。那艘敌舰被炸成许多碎片,飞向天空。敌人惊恐万[状],敌舰队乱作一团。郑军官兵乘势用钩子钩住敌舰,一个个跳了上去。敌舰官兵无法逃脱,只好统统举手投降。

  ①解释文中“[ ]”里的字,把意思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 (2分)

  ②从划“ ”的句子中我体会到 (2分)

  ③用“ ”划出描写敌人表现的句子。(2分)

  ④根据下面提供的一些词语,想象一下,当时的敌人还会有哪些表现。试着写几句话。(3分)

  丧家之犬 漏网之鱼 心惊胆战 哭爹喊娘 闻风丧胆 魂飞魄散 丑态百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99分的苦恼

  我历尽坎坷,中年才得一女。望着她那与我越来越像的小尖鼻子和玲珑的小嘴,我的心头洋溢着得意和欢快。她妈妈认为孩子比我漂亮,比我聪明,比我有更好的气质,将来会比我更有出息。至于和院子里那些同龄孩子相比,她妈妈更是自豪,认为没有一个能和她并驾齐驱。

  在这种情感氛围中,我们对孩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这期望近乎成为信仰。可是,等女儿入了小学,一年年往上升,这种信仰却一次又一次地遭到打击。最关键的是考试成绩,虽然孩子每次考试都在90分以上,但总不能使她的妈妈满意。在她看来,我们的孩子应该门门都100分才顺理成章,人家的孩子都能考到96分或97分,她感到不可理解。孩子每次拿了94分或95分回来,她脸上都没有笑容。有时孩子失误,只拿到八十几分,于是就有 (1) (引发 引起 发生)一场暴风骤雨的可能。

  每当这时,首当其冲的是孩子,平时各式各样的小毛病,甚至不是毛病的小事都被她妈妈拿出来数落一顿。这时孩子默默垂泪,可怜巴巴地看着我,那眼神显然是希望我马上相救。可是妻子也在看我,那眼神显然是希望我为她找出更多责备孩子的理由。

  夹在两种目光中的我只好装傻。

  孩子自然拿我没办法,但她妈妈对孩子的数落却有了发展。原来用的是第二人称单数,“你总是”如何如何不听话,不久就变成“你们总是”如何如何,最后干脆成了“你们两个人”如何如何。这时,我如果分辩两句,其结果“你们”会立即变成“你”。孩子解放了,批判的矛头便立即转移到我头上,指责我懒散,不爱整洁,待人大大咧咧,买东西又贵又次,等等。怎么办好呢?我想最关键的还是要切实有效地帮助孩子提高成绩,于是,我开始亲自辅导孩子做作业。

  皇天不负苦心人。不久后的一天,孩子放学回家,老远就喊着(2)__(走 冲迈)进门来了:“爸——爸!”我知道这肯定是好消息了。

  果然带回来一个99分。

  我大喜。待她妈妈下班回来,我努努嘴暗示孩子把考卷奉上。

  我看到妻子脸上一丝微笑还没有来得及闪烁就消失了。她往椅子上一瘫:“我就是弄不明白,你为什么就拿不下那最后1分!”

  我大为震惊,本想顶回去:“你上小学考过几个100分?我看连90分都难得。”但是我知道,这样意气用事是绝对愚蠢的,只能破坏孩子成绩有提高所带来的良好气氛。这时我想起有种幽默理论说,幽默的要义是缓解冲突,把自己的进攻变成对方的顿悟甚至享受。

  我灵机一动,叹了一口气说:“都是我不好。”

  妻子奇怪了:“平时骄傲得不得了,这回怎么谦虚起来了?”

  我说:“孩子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不是她不努力,而是她的脑子不好,天生的笨。”

  妻子有点不解,我继续说:“天生的笨,是遗传的原因。这有两个可能,第一个是你笨。”

  “这不可能。” 。

  “那就是第二种可能:我笨。”

  “我看这样说,还比较恰当。”

  “但是、这也并不能怪我。想当年,你找对象:满园里拣瓜,拣得眼花;摇了半天,拣了个傻瓜。你不怪自己,还要怪她。”

  女儿捂着嘴巴笑。她妈妈也忍不住笑了。

  1.理清文章思路,把下面括号各部分内容的几句话分别填入相应的括号内。(只填序号)(4分)

  A.妈妈不满意孩子的考试成绩。 B.父母对女儿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C.矛盾暂时得到缓减。 D,99分引起的风波。

  事情的起因( ),事情的经过( )( ),事情的结果是( )。

  2.稳重画线部分一连用了五个“比”字,目的是突出 。(2分)

  3.结合上下文,在下面两句话的横线上分别填入最恰当的词语,在正确的选项下面画横线。(从括号内选)(2分)

  (1)于是就有(引发 引起 发生)一场暴风骤雨的可能。

  (2)老远就喊着(走 冲 迈)进门来。

  4.面对99分,全家人都陷入了苦恼之中。他们各自苦恼的是什么?分别用一两句话简要回答。(3分)

  孩子的苦恼:_______________

  “妈妈”的苦恼:

  “我”的苦恼:

  5.下列对本文结尾含义和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填序号)

  (2分)

  A.矛盾得到彻底解决,全家皆大欢喜。

  B.矛盾没有彻底解决,“笑”的背后仍有苦恼。

  C.语言幽默风趣,让人发出苦恼的笑。

  D.言尽而意未尽,留有让人思考的余地。

  6.看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感受?谈谈你对作者写作意图的体会。(4分)

  八、习作:(30分)

  ,请听我解释!

  提示:1.生活中,我们难免有被人误会的时候,你被谁误解过?请在题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

  2.要交代清楚你被误会的来龙去脉,把事情写具体。重点要写好你对他(她)的解释。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卷2015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