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小学 > 六年级 >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复习题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复习题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复习题

微信扫码分享

易读错的字:

  生肖 敦厚 择菜 薅草  撩起 捂住 拽住 捶打 茂腾腾

  恬静 亢奋 蓦然 戛然而止   奇伟磅礴

  易写错的词:

  啃食 清爽 刁难 无可挑剔 广结善缘 数九隆冬 三伏盛夏 战栗

  牛棚 衰老 严厉惩罚 波涛汹涌 挣扎 趁机  高梁 骤雨  陌生

  课文重点:

  1、本单元主题为“民风民俗”。《姥姥的剪纸》(散文)告诉了我们姥姥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我”有着浓浓的亲情,“我”也充满了对姥姥的深情思念。《牛郎织女》(民间故事)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破坏美好生活的*者的憎恨。作者对善良的人们的深深同情。《安塞腰鼓》(散文)展现了安塞腰鼓的独特魅力,表现了黄土高原后生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

  2、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姥姥剪得多,剪得时间长,长年累月的练习使姥姥的技艺娴熟。“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这句话是对姥姥高超而娴熟的剪纸技艺。

  3、为什么以“姥姥的剪纸”为题?“剪纸”不光指的是姥姥的剪纸技艺,更是姥姥与“我”情感联结的桥梁,是寄托着“我”与姥姥情感的载体。

  4、暴跳如雷 心急如焚 胆小如鼠 力大如牛 貌美如花 心乱如麻

  5、织一手好彩锦 做一手好饭 烧一手好菜 织一手好毛衣 敲一手好鼓

  6、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7、一群茂腾腾的后生。“茂腾腾”用得好,好在叠词的运用使语言亲切富有韵味。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燥热”“飞溅”用得好,好在与前面的“冰冷”“恬静”形成强烈的对比,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热烈、奔放的特点。它震憾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震撼”“烧灼”“威逼”三个词用得好,好在用动感十足的语言把安塞腰鼓的活跃与激烈表达了出来。安塞腰鼓不仅给人感官上的刺激,更能给人的心灵带来震撼,这三个词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安塞腰鼓所蕴含的强盛的生命力。

  8、课文中四次写道“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反复用得好,好在使语言节奏明快,形象深刻清晰。四次反复,着力强调,充分感叹,比强烈的视觉感受,到声音的震撼,到舞蹈的动作,再到心灵的搏击,层层深入,写出了安塞腰鼓的独特激情。

  9、 “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在哪里?(1)好在有火烈的舞蹈场面;(2)好在鼓声的巨大力量;(3)好在有茂腾腾的击鼓后生;(4)好在变幻的舞姿。

  10、安塞腰鼓美在哪里?(1)美在蓄而待发的后生美;(2)美在火烈的舞蹈美;(3)美在激越的鼓声美;(4)美在击鼓的后生美;(5)美在变幻的舞姿美。

  11、当地(徐州)的俗语: A、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B、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C、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D、自家人不说客套话 E、走到哪儿,算到哪儿

  F、当面是人,背后是鬼 G、这一回胜过那一回 H、会干的不如会说的

  I、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J、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1)  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 (2)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3)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4)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

  12、识记俗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华山自古一条道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雁门关外有人家,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复习题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