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小学 > 三年级 >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学设计三篇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学设计三篇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学设计三篇

微信扫码分享

【#三年级# 导语】帕顿(Patten,J.V.)在《什么是教学设计》一文中指出:“教学设计是设计科学大家庭的一员,设计科学各成员的共同特征是用科学原理及应用来满足人的需要。因此,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以下是金笔头网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


  教学目标:

  1、欣赏优秀美术作品,能对自己喜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

  2、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3、学习简单立体物的表现方法,学习色彩表现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与制作。

  4、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教学难点: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个人教研专题: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习惯意识的培养。

  完成任务的措施:

  认真钻研教材,进一步领会课标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的教学计划。

  1、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

  2、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教学效果。

  三年级美术教学进度表

  时间

  授课内容

  3.2

  教学准备、

  3.3-3.6

  第1课《色彩的纯度渐变》

  3.9-3.13

  第2课《漂亮的灯》第3课《风》

  3.16-3.20

  第4课《风筝》第5课《飞机》(一二)

  3.23-3.27

  第6课《我设计的动漫形象》

  3.30-4.3

  第7课《换一种工具》第8课《动起来动起来》

  4.7-4.10

  第9课《厨房》第10课《干干家务活》

  4.13-4.17

  第11课《装饰瓶》

  4.20-4.24

  第12课《纸版画》

  4.27-4.30

  第13课《远古的朋友》

  5.4-5.8

  第14课《怪兽奇想》

  5.11-5.15

  第15课《动物面具》

  5.18-5.22

  第16课《水墨情趣》

  5.25-5.30

  第17课《重复的形》

  6.1-6.5

  第18课《渐变的形》

  6.8-6.12

  第19课《渐变的形》

  6.15-6.19

  第20课《小泥人》

  6.23-6.26

  复习

  6.29

  复习

  


【篇二】


  一、教材分析

  本课生日快乐学习内容为命题方式的记忆想像画,由于有低年级阶段绘画学习的基础,“生日快乐”更重视相对条件设置和限制表现范围的方向上绘画表现能力的培养,生日快乐因此突出了主题的表现意义,有助于儿童在绘画学习中发展内在的情感和提高表达的水平。

  生日快乐是儿童年年经历着的,自己、家人和朋友过生日时的自豪、幸福、快乐等诸多感受,成为儿童最为甜蜜的回忆。本课即围绕生日快乐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用绘画的语言大胆地表现生日中最开心、最富有情趣的场面。

  本课生日快乐表现的是以人物为主的画面。教材呈现的三幅学生作业各有所侧重,中间的一幅画,画面主体形象特别突出,运用红色系列为主的色彩表现了爷爷过生日吃寿面的温馨与愉快;右下图画了一群小朋友围在一个大大的蛋糕旁,尽兴地吃蛋糕的情景,他们的神情、动作各异,画面想像丰富,夸张地表现了分享蛋糕的快乐。右上图利用深色的背景衬托出熊熊燃烧的篝火和舞蹈的人物、动物等。

  教学生日快乐通过游戏指导学生表现人物不同的动态;运用对比教学强调突出画面的主体;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让学生感受运用暖色为主的色彩能表现画面欢快的气氛。

  生日是人们期盼的开心的日子,孩子们一般都乐意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生日的美好和甜蜜。

  二、教学目标

  *学习人物画的表现方法。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想像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重在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表现生日开心的场面。

  教学过程可作如下安排:

  记忆交流——游戏指导——比较分析——表现感受——交流评析。

  记忆交流环节通过播放《生日快乐》的音乐,触动学生的记忆,并通过边看各自从家中带来的所拍摄的生日照片,边说有哪些开心事来展开学习讨论。

  接下来分组抽取一张小作业纸,把上面规定的人物动作在纸的另一面画出来,动态表达准确、形象生动者为佳,用这种带有游戏性的方式来指导学生表现人物的不同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较分析环节先出示一张生日照片,再出示根据照片画的两张不同的构图:一张是没有取舍地画了照片中的生日场景;另一张是选择了场景中最精彩、最有意思的一部分,大胆、形象地进行表现,通过对比教学强调画面要突出主体。

  然后欣赏教材呈现的学生作业,并根据自己的记忆和想像大胆、夸张地表现生日中开心的场景,适时利用多媒体呈现同一画面由暖色调变成冷色调,倾听学生的感觉,引导学生用以暖色为主的色彩来表现生日时欢快的气氛。

  交流评析环节采用自评、互评等方式说说自己画了什么?是否真正表达了内心蕴藏的热烈情感,大胆、创造性地表现了生日的场景等。

  作业要求:按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表现生日中开心的场景,要求突出画面的主体。

  四、教学建议

  *“生日快乐”是一种情绪热烈的表现主题,教学活动的开展可着重于从情境创设入手进入到活动的各个部分中,做到以情育人,以情激趣,从而使主题和表现变得更为鲜明热烈。

  *教学中的游戏环节,可先由学生围绕生日画人物的动作,如:舞蹈、唱歌、手捧鲜花、拍手笑、许愿、吹蜡烛、吃蛋糕……画时提示学生任选不同的角度(正面、侧面、背面),不同的姿态(站、坐、蹲等)来表现人物的动作。

  


【篇三】


  目录:

  1水墨游戏2重重复复3曲曲直直4平平稳稳5感受声音6迷彩服

  7彩色玻璃窗8我的同学9家乡的桥和塔10我设计的一本书11绒线绕绕

  12甜蜜的梦13金色的浮雕14变幻无穷的形象15我们的节日16二十二世纪的建筑

  17电脑美术18会飞的玩具19保护珍稀野生动物20民间玩具

  第1课水墨游戏

  (1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了解材料的性能和用法

  2学习简单的笔墨技法,尝试和感受笔墨的变化

  3培养学生对国画的学习积极性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在尝试和实践中理解墨色的变化和用笔的变化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灵活用笔用墨,尽情感受笔墨的丰富效果

  课前准备:师生共同准备国画用具,师再准备一些传统的墨条和砚台

  课堂教学:

  一引导阶段:

  1出示国画作品及其他美术作品,请学生观察比较,发现画种的不同,请学生说说这是什么画

  2认识国画的用具材料(可请班上学过国画的同学来介绍)

  师对同学的发言进行补充说明

  毛笔:笔锋柔软程度视所用的毛的质地,硬的有狼毫,软的有羊毫,软硬适中的叫兼毫

  墨汁:加水后可调深浅,能在纸上体现出丰富的变化效果

  宣纸:有一定的吸水性能,分为生宣熟宣和夹宣,古代也有用绢代替宣纸的,是画国画专用的纸

  砚台:是古时候人们用来磨墨用的,质地好的砚台可使磨出的墨很细很滑,画出的画能保存很长时间现代人为了方便,用墨汁代替砚台

  3这些用具有一个很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就是它们是中国人发明的,是中国画专用的,体现出我们国画的特点

  二发展阶段:

  1同学们对这些用具中的哪一种最感兴趣?你们想不想亲自感受一下它们的功能?

  2师带领学生尝试,感受墨色的变化,认识:焦浓重淡清五种墨色

  3学生实践用不同墨色进行随意书画

  4请学生思考:在画的过程中,是否发现用笔的变化

  小结:用笔锋的尖端(中锋)画得出细的线,用笔锋的侧面(侧锋)画可得宽粗的面

  5学生结合笔锋墨色变化再练习

  三小结:

  1在这节课中,你学到什么知识,你打算如何运用它们

  2拓展:回去用学到的笔墨技法临摩一幅国画

  第2课重重复复

  (1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认识什么叫重复,并理解图形重复排列的美感

  2学习用绘画剪贴等方法将一个单一的图形进行重复排列,感受不同排列带来的变化

  3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图形重复排列给人的感受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大胆尝试将同一图形用不同的方法方向顺序排列出来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注意图形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创造

  课前准备:师收集有重复图案的各种实物,生活中各种形状相同的单个物体如火柴胶圈瓶盖等,以及彩色卡纸剪刀胶水

  课堂教学:

  一引导阶段:

  1师出示有重复图案的物体,请生观察,找出是由哪个单一图形排列而成

  请生展示自己收集的物品,说说其中哪个是单一图形

  2看书中作品,这些图形在排列过程中产生什么变化?

  师提示:如图形的方向顺序数量等

  3小结:图形在排列过程中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就叫重重复复

  二发展阶段:

  1回忆:在生活中,什么物体可以作为单一的图形进行重复排列?

  请生出示找到的材料

  2师出示示范作品,开拓学生思路

  3要求:用手中的材料进行上下左右有规律地重复排列,形成一幅作品

  辅导:没有实物的可以用彩色卡纸剪出数个同样的图形进行排列

  4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排列规律

  5展示作品,说说自己的排列构思

  三拓展:

  1除了这些小物体,生活中有许多大的物体重复排列起来就会成为一座建筑或一道风景

  2启发学生讨论,用身边的立体物进行重复排列如书包桌椅甚至人等

  四整理,下课

  第3课曲曲直直

  (1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树立曲和直的概念,能区别自然界中的曲线和直线

  2感受曲线和直线的美感,能运用不同的曲线和直线进行美术创作

  3说说曲线和直线给人的感受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大利运用自然物及人造物的曲线和直线进行美术创作

  教学难点:创作时注意线条的排列和组合

  课前准备:师准备能随意弯曲变形的软电线长纸条等,生收集生活中直线和曲线状的材料,如吸管毛线等,带上剪刀胶水

  课堂教学:

  一引导阶段:

  1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和一条曲线,请生对比,说说两种线给人的感受

  2小结,引导生读书中的知识点

  3思考问题:直线和曲线还有什么别的样子?(师提示:折线漩涡线等)

  请生上黑板分类画出

  二发展阶段:

  1引导学生看书,直线和曲线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请生举例

  2启发:其实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材料创作出各种直线和曲线,让它们互相变化,互相衬托,师出示示范作品

  3学生实践:用带来的各种线材料组成有直线和曲线的作品

  教师指导

  4评价作品

  三拓展

  利用直线和曲线制作立体的造型

  四小结下课

  第4课平平稳稳

  (1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认识对称与均衡的现象,并能说出生活中存在的对称与均衡

  2用剪纸绘画等形式表现对称与均衡的作品

  3说说对称与均衡现象给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对称与均衡的含义,并对生活中及美术作品中对称与均衡的现象作出准确判断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灵活利用材料表现作品

  课前准备:师准备表现对称与均衡现象的活动教具(贴图),或借一只天秤和收集对称与均衡形式的范画;生准备制作材料,百宝箱

  课堂教学:

  一引导阶段:

  1师出示对称形式的范作,复习对称知识:左右两边的图形色彩相同就称为对称请生说说生活中常见的对称现象

  2介绍新知:看书中的知识窗,认识多种形式的对称:中心线对称中心点对称

  3赏析书中的对称范例,再请学生找找对称的例子

  二发展阶段:

  1师出示活动贴图,在中心线或点的一边摆放一个造型,请生选择合适的造型放在另一边,形成对称形式

  2师将其中一边另换一造型,引导学生认识均衡

  3赏析书中或师收集的均衡形式图例,师再以纹样骨格的方法演示对称与均衡

  4生说说生活中的均衡现象

  5小结对称与均衡的特点:给人整齐平稳的感觉

  三学生创作:

  1用剪纸拼贴绘画等方式,小组合作或独立完成一幅对称或均衡形式的作品

  2教师辅导:强调对称是两边或四周一样,而均衡是视觉上感受平衡,造型和色彩不必相同

  3展示作品,师生评价

  四拓展:回家用立体材料进行对称或均衡的创作

  五小结

  第5课感受声音

  (1课时)

  教学目标:1从各种类型的音乐中吸取灵感,用心感受音乐带来的美感和震撼

  2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利用感受到的音乐进行创作

  3用点线面和色彩将音乐给予你的特别感受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师播放不同类型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用点线面及各种色彩表现自己听到的音乐

  课前准备:师准备一些不同类型的音乐,准备一些抽象画装饰画作品

  生准备绘画工具

  课堂教学:

  一引导阶段:

  1师播放剪辑好的不同类型的音乐如轻音乐交响乐流行音乐迪斯科等,播放时说明是什么类型请学生闭上眼睛倾听感受,同时可跟随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做动作

  2请学生说说刚才听到的音乐中给自己感受深刻的一段,让你有什么感受,联想到了什么

  二发展阶段:

  1师课件出示收集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色彩和线条,思考:它们使你联想到哪一类的音乐

  2随着学生的回答和讨论,教师点击画面播放相应的音乐,共同讨论音乐给人的联想:

  A轻柔的音乐象无垠的大海也象湛蓝的天空

  B欢快的音乐象在公园里玩

  C节奏强烈的象在开运动会

  D沉重的节奏像可怕的噩梦

  3学生创作:根据自己听音乐的感受,加上想象中的各种图案和点线面,画出音乐给你的感受:

  分析音乐与色彩线条的关系师提示:

  A鲜艳的色彩可以表现欢快热闹音乐

  B接近的颜色可表现轻柔的音乐

  C恐怖的音乐用黑色蓝色紫色等表现

  三作品展示交流

  说说自己表现的是什么样的音乐

  四拓展:

  用各种材料拼贴表现回家可再尝试其它的音乐

  第6课迷彩服

  (1课时)

  教学目标:1欣赏各种动物身上的美丽斑纹,能用语言描述花纹的组成

  2学习用点线面描绘各种动物花纹,并将动物外形套画在图案上

  3说说自己对保护动物的想法

  教学重点:学习用点线面描绘各种动物的斑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大胆创新,画准备各种动物的外形特征

  课前准备:生收集各种有斑纹的动物图片,准备绘画工具,师准备数幅动物斑纹的范画和各种动物外形的镂空造型

  课堂教学:

  一引导阶段:

  1师出示部分动物花纹范画,请学生判断属于什么动物身上的花纹

  2请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动物图片,说说自己喜欢什么动物身上的斑纹,

  3请生台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斑纹

  二发展阶段:

  1师生分析小结:动物身上的斑纹可用点线面画出

  2欣赏书中范例:这些斑纹就像动物身上的迷彩服,请生说说斑纹对动物的保护作用:可以躲避敌人的追捕

  3师将镂空的动物外形套在斑纹上生猜出动物的名字,提示:可以针对动物的特征选择外形,也可选择其它动物的外形

  4学生创作:画或剪贴出动物的斑纹,然后剪出外形

  三展示作品

  将学生剪出的动物外形贴在教师的大幅纸上,组合成动物联欢会

  四小结下课

  第7课彩色玻璃窗

  (1课时)

  教学目标:1能够收集各种图案的彩色玻璃纸及彩色画报纸

  2用学过的对称二方连续重复等方法剪出各种形状的玻璃窗

  3用彩色玻璃纸拼贴出彩色玻璃窗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学设计三篇相关文章:

小学三年级开学第一课观后感6篇

小学三年级重阳节优秀作文10篇

小学三年级作文400字:我的课余生活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应用题

小学三年级重阳节日记

小学三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范文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5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家乡的红橘》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英语下册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卷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学设计三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xiaoxue/sannianji/148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