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小学 > 三年级 > 长春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长春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长春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三年级#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金笔头网整理的《长春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长春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翠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形象感知,导入新课。

  播放关于翠鸟的教学录像,直观形象地认识翠鸟,进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学生互相交流难点字词。

  3、分组分段朗读课文。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投影翠鸟,学生自读,思考:这段写翠鸟的什么?(外形)

  2、提示:课文从三个方面描写了翠鸟的外形,是哪三个方面呢?

  3、四人小组自学。

  4、交流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1)第一句:写了翠鸟爱停在苇秆上。突出外形特点:“红色的小爪子”。

  (2)第二——五句:写翠鸟的颜色。用一个词概括(“鲜艳”)。

  重点理解:作者是怎样把翠鸟的颜色鲜艳写具体的?

  头上:橄榄色头巾,翠绿色花纹。

  背上: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赤褐色的衬衫

  联系上文,理解“鲜艳”的意思(形容颜色又鲜明又美丽)。

  思考:为什么作者用“头巾”“外衣”“衬衫”来打比方?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感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3)第六句

  学生自读句子,找出能概括本句的词语(小巧玲珑)。

  “小巧玲珑”是什么意思?哪些地方能看出它小巧玲珑?

  眼:透亮灵活

  嘴:又尖又长

  联系上文理解“小巧玲珑”(形容又小又灵巧精致)。

  5、结合板书,小结本段

  6、指导训练朗读。

  板书设计:

  红色的小爪子

  外形颜色鲜艳头上(头巾)背上(外衣)腹部(衬衫)

  小巧玲珑眼(透亮灵活)嘴(又尖又长)

  第二课时

  一、试背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齐读课文,思考主要写了什么?(翠鸟的活动特点)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自读,理解每句话写了翠鸟活动的特点。

  第一句:动作敏捷

  (1)“贴着水面疾飞”说明翠鸟飞得低而快。重点理解“贴”和“疾”。

  (2)“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说明翠鸟停得急而轻。在停与飞的对比中感受翠鸟的动作敏捷。

  第二句:专心机警

  抓重点词体会,如:“一动不动”“注视”“等待”

  通过比较“看着水面”与“注视着水面”而理解“注视”(集中注意力看)。

  播放翠鸟飞与停的慢镜头,让学生具体感知。

  3、学习第三自然段

  播放翠鸟捉鱼的过程,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这段写了什么?(翠鸟捉鱼的过程)

  提示学生从翠鸟捉鱼的过程中找出翠鸟活动的两个特点。

  第1、2句:锐利的眼睛

  抓住“悄悄”“露”“尽管……还是……”体会。并理解“锐利”(尖锐锋利,指感觉灵敏)

  第3、4句:行动迅速敏捷

  勾出捉鱼的动作:“蹬开”“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贴着”“飞走”。从捉鱼过程中体会到(1)翠鸟的动作熟练连贯,不犹豫不落空。(2)动作在一瞬间完成,连机灵的小鱼也没反应过来。可见翠鸟行动迅速敏捷。

  “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苇秆为什么摇晃?(翠鸟蹬开苇秆去叼鱼)水波为什么荡漾?(鱼儿被翠鸟叼出水面)

  提示:“摇晃”和“荡漾”的时间都不可能太长,而翠鸟却完成了离开苇秆到叼起小鱼飞走的一连串动作,这说明(翠鸟的迅速敏捷)。这是作者从侧面写出了翠鸟的迅速敏捷。

  4、、讨论:翠鸟捉鱼的本领与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启发:(1)翠鸟为什么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因为它有一双能“紧紧抓住苇秆”的小爪子。)(2)翠鸟为什么目光“锐利”,能发现机灵的小鱼?(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3)翠鸟为什么能在疾飞中叼起水中的小鱼?(因为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4)翠鸟的羽毛以绿色为主,这对它悄悄等待捉鱼有什么作用?(与草、树的颜色相近而有掩护的作用,不易被发现。)

  总结:翠鸟捉鱼的本领是由它的外形决定的,并且是由它外形各部分的特点整体发挥作用的结果。

  5、结合板书,小结本段。

  6、训练朗读。

  板书设计:

  活动1、迅速敏捷:疾飞

  2、专心机警:注视

  捕鱼1、眼睛锐利:悄悄

  2、行动迅速:蹬、叼、飞

  第三课时

  一、朗读第1——3自然段

  二、指名简要概述已学内容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在欣赏了翠鸟美丽的外形和捉鱼的精彩表演之后,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呢?引入学习第一句。

  “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强调“真想”,感受那种非常喜爱、迫不及待的心情。

  2、但这种想法可能吗?引入学习第2——6句

  理解“陡峭”,板书“打消想法”。

  3、导读:于是,我们只能……

  从“远远地看着”“希望它……多停一会儿”中感受对翠鸟的喜爱。板书“希望”。

  4、进行爱鸟、护鸟教育。

  思考讨论:假如你有机会接近甚至捉到了翠鸟,你该怎么办?

  6、齐读。

  四、总结全文

  五、指导背诵

2.长春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秀才砍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人物的特点,感受幽默的效果。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性格特点,懂得生活里不能相信迷信,要有科学的人生观。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了解版块特点。

  本版块带给我们三则小幽默,幽默是什么?

  二、新课。

  1、揭示本课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幽默,齐读课题——《秀才砍树》。齐读课题。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同桌间学习生字。

  4、检查生字。

  5、检查读文,分自然段读文。

  6、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7、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8、快速浏览课文,把课文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分一下段落?

  9、同桌间说一下各段的段意。

  10、指名说各段段意。

  三、写字。

  祖、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维持、状况、兆头、境地、根深叶茂"等词语。

  2、通过对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体会秀才的可笑之处。

  3、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生活里不能相信迷信,要有科学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人物的特点,感受幽默的效果。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性格特点,懂得生活里不能相信迷信,要有科学的人生观。

  教学准备: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读中悟趣、以读代讲。

  1、指导学生学会揣摩人物心理活动。

  秀才在想到"困"这个字的时候,他心里想什么?

  2、分角色朗读,学会利用关键词演绎故事内容。

  3、朗读评价,在相互评价中提高朗读水平。

  三、合作表演。

  1、小组内分角色。

  2、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进行演绎,大胆展开想象,可以进行合理的、创造性的表演。

  四、总结深化、揭示道理。

  1、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这则古代笑话可笑在哪里?进一步让学生体会秀才偏执迷信这一做法的可笑之处。

  2、利用关键词复述故事,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化。

  五、课后作业。

  1、抄写课后词语。

  2、预习下一课。

3.长春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皇历迷》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1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人物的特点,感受幽默的效果。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性格特点,懂得生活里不能相信迷信,要有科学的人生观。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做事之前都要看一看日子,挑个黄道吉日,或找人算上一卦!认为这样才会顺利!

  今天,这则幽默就是一个黄历迷。他的做法让人哭笑不得!

  二、新课

  1、齐读课题——《黄历迷》。齐读课题。

  出示幻灯片,简介什么是黄历。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同桌间学习生字。

  4、检查生字。

  5、检查读文,分自然段读文。

  6、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7、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8、快速浏览课文,把课文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分一下段落?

  9、同桌间说一下各段的段意。

  10、指名说各段段意。

  三、写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绝不越雷池一步"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展开想象;感受幽默,懂得迷信害人,要相信科学的道理。

  教学重点:感受幽默,能够明白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懂得迷信害人,要相信科学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词语。

  2、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二、学习课文。

  1、说出幽默的主人公是谁?有什么特点?

  2、想课文哪一自然段是写主人公特点的?

  3、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从朗读中你知道了什么?抓住重点词句汇报。

  4、学习课文2-4自然段。

  (1)默读课文2-4自然段,画出你认为最可笑的句子,多读几遍。

  (2)想:作者是怎样表达人物可笑的?

  (3)指导朗读,体会人物可笑与无知。

  5、汇报。

  6、拓展。

  (1)联系课文内容,续写故事。

  (2)想象说话练习,总结道理。

  (3)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迷信害人。

  7、总结学法,指导阅读。

  8、阅读推荐。

长春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长春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标点符号的争吵》教案

长春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滥竽充数》教案

长春版小学语文《粗心的小画家》的说课稿

长春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长春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痴》教案

长春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用餐》教学设计

长春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拼音教案

长春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南辕北辙》教案

长春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古井》语文教案

长春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村居》语文教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长春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xiaoxue/sannianji/150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