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小学 > 三年级 > 小学三年级读的民间故事5篇

小学三年级读的民间故事5篇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小学三年级读的民间故事5篇

微信扫码分享

【#三年级# 导语】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也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它们往往包含着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以下是金笔头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读的民间故事5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读的民间故事

  传说孟姜女千里寻夫终于来到了长城脚下。可到时天色已晚,城门四闭,无法过关。孟姜女孩子非常着急,夜不能寐,便登上凤凰山,立在一块大石上向远处的长城眺望,但夜色茫茫,哪里看得见呢,她焦急异常,便函在这大石上来回走动,急盼着天快点亮,好早日过关与夫团聚。不想一夜之间,足迹竟深深的印在了石头上,于是后人便把这块大石称作望夫石。

  孟姜女庙后殿之后,有大石一块,上面有几个石窝窝,传说是孟姜女登石望夫留下的脚印。石上还刻有三个大字——-"望夫石"顺治八年山石道白辉所书。凡到此的游览者一般都要在望夫石旁留个影,以寄托自己的美好的愿望。好像只有这样才不枉孟姜女庙一行。

  《咏秦皇岛望夫石》——张志真

  长城内外彩云飞,凤凰山上落余辉。

  杞梁殉城千古事,孟姜犹自盼夫归。

【篇二】小学三年级读的民间故事

  在汉语中有一句成语叫“南柯一梦”,用来形容梦境或一个人不可能实现的空想。这个成语来源于公元九世纪中国唐代作家李公佐的小说《南柯太守传》。

  有一个叫淳于棼的人,平时喜欢喝酒。他家的院中有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槐树,盛夏之夜,月明星稀,晚风习习,是一个乘凉的好地方。

  淳于棼过生日的那天,亲朋好友都来祝寿,他一时高兴,多喝了几杯酒。夜晚,亲友们都回去了,淳于棼带着几分醉意在大槐树下歇凉,不知不觉间睡着了。

  梦中,淳于棼被两个使臣邀去,进入一个树洞。洞内晴天丽日,别有世界,号称大槐国。正赶上京城举行选拔官员考试,他也报名。考了三场,文章写得十分顺手。等到公布考试结果时,他名列第一名。紧接着皇帝进行面试。皇帝见淳于棼长得很帅,又很有才气,非常喜爱,就亲笔点为头名状元,并把公主嫁给他为妻。状元郎成了驸马郎,一时京城传为美谈。

  婚后,夫妻感情十分美满。不久,淳于棼被皇帝派往南柯郡任太守。淳于棼勤政爱民,经常到属地内调查研究,检查部下的工作,各地的行政都非常廉洁有效,当地百姓大为称赞。三十年过去了,淳于棼的政绩已是全国有名,他自己也有了五男二女七个孩子,生活非常得意。皇帝几次想把淳于棼调回京城升迁,当地百姓听说后,都纷纷涌上街头,挡住太守的马车,强行挽留他在南柯继任。淳于棼为百姓的爱戴所感动,只好留下来,并上表皇帝说明情况。皇帝欣赏他的政绩,就赏给他许多金银财宝,以示奖励。

  有一年,擅萝国派兵侵犯大槐国,大槐国的将军们奉命迎敌,不料几次都被敌兵打得大败。败报传到京城,皇帝震动,急忙召集文武官员们商议对策。大臣们听说前线军事屡屡失利,敌人逼近京城,凶猛异常,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你看我,我看你,都束手无策。

  皇帝看了大臣的样子,非常生气地说:“你们平时养尊处优,享尽荣华,一旦国家有事,却都成了没嘴的葫芦,胆小怯阵,要你们有什么用?”

  这时宰相想起了政绩突出的南柯太守淳于棼,于是向皇帝推荐。皇帝立刻下令,调淳于棼统率全国的精锐兵力与敌军作战。

  淳于棼接到皇帝的命令,立即统兵出征。可是他对兵法一无所知,与敌军刚一交战,就被打得一败涂地,手下兵马损失惨重,他自己也险些当了俘虏。皇帝得知消息,非常失望,下令撤掉淳于棼的一切职务,贬为平民,遣送回老家。淳于棼想想自己一世英名毁于一旦,羞愤难当,大叫一声,从梦中惊醒。他按梦境寻找大槐国,原来就是大槐树下的一个蚂蚁洞,一群蚂蚁正居住在那里。

  “南柯一梦”有时也指人生如梦,富贵权势虚无飘渺。

【篇三】小学三年级读的民间故事

  传说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两国交战,战败一方要割地赔款,之后战胜方撤兵。大唐时期,中国的边境以长城为界,东北是高句丽王朝。大唐借着高句丽国家内乱之际派出了大将薛礼带兵打败了高句丽国。在民间流传着薛礼征东,说的就是这段历史。高句丽国是女真族和朝鲜族在公元前三十七年建立的王朝,人员主要由女真人为主,朝鲜族是统治阶层,统治东北达七百之久。虽然所统治的区域不大,但是历史久远。首都在今天的吉林省敦化市。高句丽国战败,派出使者和大唐谈判,大唐谈判的代表是大将薛礼,薛礼就是薛仁贵。谈判的地点是今天的山海关。薛礼很讲仁慈,要求不高,就一个条件,借三之地箭,期限一百年返还。高句丽国的特使一听高兴的不得了,三箭之地,一箭的射程最远不超过五百米,三箭最多不超过一千五百米,这么短的距离还借什么,给了算了。所以两国签署条约,高句丽国割三之地箭给大唐。大唐撤兵,两国永久和好。

  射箭由两国各派出十名官员监督执行,由高句丽国的官员从大唐的官兵中选出三之箭,大唐出三名弓箭手,第一个弓箭手就是薛礼,薛礼站在山海关的城楼上往高句丽国辽东城射去,高句丽国辽东城就是今天的辽宁省辽阳市,箭一射到空中就不停不下来了,在空中向飞的一样,不停留的飞了好几天,最后扎在辽东城的城墙上。第二之箭从辽东城的城墙上射出,爬上越岭直奔高句丽国的首府,今天的吉林省敦化市。在空中走了十多天,落到了高句丽国皇宫的城门上。第三之箭从今天的敦化直奔东南的朝鲜半岛飞去,这回可就下不来了,连长白山都当不住,一直飞到了今天的辽宁省丹东,眼看要跨江过海到朝鲜半岛了,朝鲜半岛都要归大唐了,这时应了大难不死总有救这句话。赶上巡天御使太白李金星从此路过,见天上飞着一个东西,不知到是什么,就一巴掌把这个东西打 到大海里。真厉害,三箭就射到了东海岸。

  咋听起来,箭射这么远的距离是不可能的,只是个神话故事。但是还是有可能的,高句丽国时期东北也是深林茂密,大唐可在相距一箭远的每一颗树上埋伏一个弓箭手,进行箭的接力,这样,箭就可以射出茫茫林海所笼罩的无限距离。但是,丹东的东面是海和江,无法埋伏弓箭手进行传递,箭就掉到海里了,所以只能依靠太白金星的神话来解释。由此可知,大唐把高句丽给耍了。

【篇四】小学三年级读的民间故事

  乾隆年间,鲁中句月县有个奇人崔九,不管多复杂的账目,只要请了他来,都会理得不差分毫,人送外号“铁算盘”。

  这天,县令林墨轩乘了一顶小轿来到崔九家,说弥水镇发生了一场火灾,汪记棉花店的仓库因灯笼被风吹翻失火,把紧邻的瞿家粮店的粮仓也烧了,两家闹得不可开交。官司打 到了县衙,林墨轩难坏了,所以来请崔九帮忙。

  当天,崔九就带着盖了县令大印的全权委托书和几个捕快去了弥水镇。崔九查看了粮仓现场后,把瞿、汪两家掌柜叫到一起,让他们说说到底烧毁了多少粮食。瞿家掌柜侯魁说:“五万斤新麦,只是账本忘在粮仓里,被火烧了。”汪家掌柜钱岩说:“起火头天中午,阿三、阿四为了掏鸟窝,还借了长梯子搭在瞿家仓上,他们说看到只有半仓粮食,三万斤都不到!”不待崔九发话,侯魁说:“我们的账本虽然烧了,可我们收粮食时,都给了粮户一张优惠券,上面注明了卖给我们粮食的斤两,这两天我们发了告示,让大伙儿拿出凭据给我们作证。”

  崔九听了点点头,让人赶紧把粮户送来的凭据汇总。他还特意看了看凭据,的确注明了粮户的名字和卖粮斤两,汇总的结果正是五万斤小麦。

  崔九扒拉着算盘,说看来这事基本清楚了,他要回去向县太爷交差了。临走时他跟侯魁商量,说有个亲戚要肥田,想买粮灰,侯魁满口答应。崔九摆摆手,让捕快们招呼人把粮灰打扫了,一筐一筐过了秤,码放在场院里。然后说他先回去交差,回头让亲戚来交钱拉灰。

  第二天晌午,崔九陪着林墨轩又回到了弥水镇就地审案。场地布置好后,崔九让人支炉生火,架上铁锅,放进去三斤小麦,不一会儿,小麦全烧成了灰。众人正稀里糊涂,有人过来打扫锅里的灰烬,用秤一称,报数道:“二两!”接着,崔九“噼里啪啦”扒拉了一阵算盘后高声道:“瞿家被烧粮食掐头去尾,抹零找整,认定三万斤!”侯魁不干了,嚷道:“你这数如何算出?”崔九说:“三斤小麦烧成了灰只有二两,粮仓的灰烬不过两千斤多一点,刨去仓顶的竹器、苇箔、麦秸等灰烬,火灾时烧毁的仓粮不过三万斤!”

  林墨轩一拍惊堂木,喝道:“侯魁,那两万斤粮食哪去了?还不从实招来!”侯魁吓得腿一软,跌坐在地上。几个衙役押着瞿家粮店的四个伙计来到堂前。崔九继续扒拉着算盘,说:“两万斤粮食,五个人分,就是每人四千斤,按大清律法以偷盗罪论,当杖三十,流放三千里。要是有人主动交代,我就替他向县太爷求情,免了他的刑罚。”话音刚落,伙计常五“扑通”跪下全招了。原来侯魁因赌博输钱之后还不起,就让几个心腹伙计帮忙,偷卖了两万斤粮食,一万斤还了债,一万斤做本钱,准备赢回来。

  可侯魁赢少输多,两万斤粮食的窟窿补不上,他着了急,就密谋嫁祸,制造了汪家棉花仓库灯笼被风刮掉失火的假象,然后点燃了自家粮仓,诬赖汪家。常五管着账本,怕出事,就偷偷记下了侯魁偷卖的两万斤粮食,被侯魁发现,威胁他不要多嘴,还把账本烧掉了。

  从此,鬼算盘崔九的名声就越传越响了。

【篇五】小学三年级读的民间故事

  望夫石矗立在香港沙田西南面的小丘之上。这块大石约有十五米高,外形仿似一个背着小孩的妇人。有关望夫石的悲惨故事可谓家传户晓,对沙田的居民来说更是耳熟能详。传说在沙田,一个贫苦的农村家庭,妻子产下女婴后就病逝,遗下女婴,邻居的妻子亦产下麟儿,她怜悯那孤女,为她哺乳。两位孩子自幼青梅竹马,相处融洽。不久女孩的父亲亦逝世,孤女成为邻居的“童养媳”,长大后,跟男孩结婚,并育有一对儿子。有一年发生天旱,农作物失收,丈夫为求生计,被迫舍下妻儿与同乡出洋谋生,谁知一去不回就音讯全无。妇人只好每天手抱幼子背着长子,攀登高山,遥望远洋,冀盼丈夫归来,日日如是,风雨不改。有一天,母子三人如常登山时,突遇狂风暴雨,雷电交加,母子三人突然在天崩地裂中消失于世上,但他们站立的位置却出现一块巨大的石岩,形似失踪母子三人。传说是其深情感动苍天,把他们化成石岩,永守山峰。 小学三年级读的民间故事5篇

小学三年级读的民间故事5篇相关文章:

小学三年级300字优秀写事作文

小学三年级父母的爱400字作文

小学三年级期末简短评语3篇

各版本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三篇】

小学三年级出去游玩的日记300字

小学三年级我的妈妈作文300字五篇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英语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学习方法注意这些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小学三年级读的民间故事5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