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小学 > 三年级 > 小学三年级语文《曼谷的小象》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曼谷的小象》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小学三年级语文《曼谷的小象》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微信扫码分享

【#三年级# 导语】《曼谷的小象》是支玉恒老师所执教的观摩课。支老师以自身挥洒自如、灵活机智的教学艺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有情有趣地进行学习,获得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以下是金笔头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曼谷的小象》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曼谷的小象》原文

  在曼谷近郊,绿油油的禾田和点缀着淡紫色野花的草地,一直延伸到海边。

  清晨,我们乘坐的汽车在高低不平的公路上颠簸。昨晚的热带阵雨,使坑坑洼洼的公路变得泥泞不堪。汽车东摇西摆,忽然一歪,轮子陷进泥坑,走不动了。

  司机下车察看,叹了口气,对我们说:“我到前边找几个人来帮忙。”

  正在这时候,从橘红色的晨雾中飘来一阵悦耳的铜铃声。啊,是一头小象,后面跟着一位泰国妇女。她30岁左右,穿着绣花上衣,白地红花的裙子。走到车前,她冲我们微微一笑,露出整齐的牙齿。司机跟她打招呼,叫她阿玲。

  阿玲绕着汽车走了一圈。她沉思了片刻,拍拍小象的鼻子,用脸贴贴它的扇子似的大耳朵,指了指陷进泥坑的轮子。

  聪明的小象走到坑边,用它那十分有力的长鼻子东一掀,西一撬,很快就把汽车从泥坑中拉出来了。

  奇迹,真是奇迹!小象的绝技真令人佩服。司机紧紧握住阿玲的手,一再表示感谢。阿玲抽回了手,笑眯眯地摇了摇头,又走近小象,轻轻摸着它那长鼻子,指了指车身上的污泥。小象转身走进金色的雾中,一会儿甩着长鼻子,潇洒地回来了,它伸直鼻子,冲着车身喷起了水,把污泥冲得干干净净,车身焕然一新。

  啊,多么乖巧的小象!我心中暗暗赞叹。

  我们再次向阿玲致谢。阿玲摆摆手,笑眯眯地用红润的脸蛋紧帖着小象的大耳朵。缓缓地走进已变得紫微微的晨雾里。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曼谷的小象》教案

  教学目标

  1、以不同的阅读方式,读懂课文内容,学习阿玲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助人为乐的美好心灵。

  2、边读边想,合作探究,在阅读中与文中人物沟通交流,和作者情感产生共鸣。并深入领会人景情交融的美。

  3、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自读自悟,领悟曼谷人景情交融的美。

  教学准备

  CAI课件,学生课前收集的有关大象知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流信息,导言揭题。

  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大象的信息后,放教师收集的大象活动情况录像(课件1)入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有音节的字多读几遍,课文读通顺。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3、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把自己认为印象深刻的内容做上记号。

  4、交流学生印象深刻的内容。

  三、细读课文,悟情明意。

  1、小象拉车,洗车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象是怎样拉车洗车的呢?(课件3和课件4)课文做了怎样的描述呢?找出相关段落。

  2、自由读6。7段中小象拉车洗车内容,把小象动作的词打上圆点。

  3、评价读,男女生挑战读。

  4、小象这么乖巧聪明都是水谁的功劳啊?哦,阿玲指挥小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相关内容(第5自然段),边做动作边读,并把阿玲指挥小象的动作做上记号。

  5、齐读5段。

  6、如果把阿玲的动作变成对小象说的话,可能是几句什么话,小组讨论,交流。

  7、美丽的曼谷有美丽的阿玲和小象,美丽的景色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你认为景美的句子找出来读给你的同桌听。

  8、你喜欢阿玲和小象吗?为什么?

  四、赏读课文,升华情感。

  1、课件5,学生闭目听录音,感受情景交融的美。

  2、课件6,感受小象和阿玲助人为乐后的愉悦心情。

  3、学生再次带着美好愉悦的心情自由赏读课文。

  4、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抄下来。

【篇三】小学三年级语文《曼谷的小象》教学反思

  《曼谷的小象》是支玉恒老师所执教的观摩课。支老师以自身挥洒自如、灵活机智的教学艺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有情有趣地进行学习,获得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这堂课在教学安排上是颇具匠心的。支老师既能居高临下地掌握教材,驾驭课堂进程,又能切合实际地设计教法,启发学生读、悟。整堂课上,老师讲得不多,主要是在关键之处点拨,所提的问题之间衔接自然和谐,重点之处强调突出,学生思路阻塞之处能够予以疏通……所有这些只在“读”中完成。

  那么,支老师是怎样创设这“读”的环节,引人入胜的呢?

  一、着力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

  支老师以一种民主、平等的身份出现在学生们面前,营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如在首次读课文时,支老师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大声读、轻声读、默读,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读。这样,给学生充分的自由,使学生在学习时感到宽松、愉悦、无压力。支老师在检查朗读时鼓励学生抢着读,他说:“我请最先站起来的小朋友读……”从而让学生感到竞争的愉悦。而在抢读的同时,支老师也十分关心那几个没有站起来的学生,让他们接着读,他说:“这几位小朋友心里非常想读,可是动作慢了些,我们大家给他们一次机会,让他们也读读,行吗?”这样,既给那些学生创造了机会,又不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同时还融洽了师生、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

  在学生的读中,支老师还积极地使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励并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当学生表现出色时,他和学生握手、向学生鞠躬,表示尊敬、佩服,让学生感到学习中的民主、平等的气氛,从而解除了自己的紧张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二、抓住课堂教学的主线,在读中感悟美

  所谓“读书”,顾名思义强调一个“读”字。支老师在这一课中,就是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读感受美,从而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在读中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如“你从课文中感受到哪些美?”,学生通过他的点拨,概括出“禾田美、草地美、心灵美、尘雾美”等。支老师的课堂教学很“活”,但并不是课堂上的热热闹闹,而是学生思维的活跃。

  在课上,他并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跟着学生的思路走。学生发现了什么,教师就鼓励其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去感受其中韵味;在学生回答时,教师不再以单纯的“对”或“错”来评定,而是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适当给予鼓励,启发学生说出更确切、更鲜明的答案。如“你说的不错,但如果把这个词换一下,是不是会更好呢?”“你真行,应该来当支老师的老师。”这样,学生在得到鼓励的同时感受到了学习的愉悦。

  三、让学生自己“设计”的教学环节无可辩驳

  这堂课中,支老师引导学生自己来组织设计教学环节。在初读课文时,他让学生自由读,这实际上是学生在获得充分自由的情况下进入学习状态的反映。在读完课文后,支老师又安排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学生能够天南地北地讲,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这一教学环节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的需要,心理上的需要,而教师则在这一环节中摸清了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在研读课文时,支老师更是“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了”,学生学到哪里,教师就指导到哪里,给了学生们一个非常自由的学习空间。在请学生概括全文主要内容时,支老师采用了层层深入的方法。他先是向学生说道:“读了课文以后,在你的脑子里留下了些什么?”并把学生说到的内容板书,接着他又说:“你能把这些词再加上曼谷说一句话吗?”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小学三年级语文《曼谷的小象》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小学三年级语文《曼谷的小象》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