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小学 > 三年级 > 小学三年级语文《北大荒的秋天》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北大荒的秋天》教案及教学反思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小学三年级语文《北大荒的秋天》教案及教学反思

微信扫码分享

【#三年级# 导语】《北大荒的秋天》中作者选取了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小河和原野为描写对象,用细腻生动的笔法绘就了一幅色彩绚烂、丰收在望的秋景图,生动的说明了北大荒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表达了作者热爱北大荒的真挚情感。以下是金笔头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北大荒的秋天》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三年级语文《北大荒的秋天》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地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地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味词句,想象意境,训练朗读。理解“一碧如洗”、“清澈见底、“热闹非凡”等词语。

  难点:品味词句,想象意境,训练朗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5分钟)

  1、放音乐《秋日的私语》,教师读第一小节带入情境。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北大荒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美)

  3、美在哪里?(天空、小河、原野、物产)

  第二板块:精读第2——4自然段(20分钟)

  1、自主学习。

  自学课文2-4自然段,要求:

  (1)默读第2-4自然段,找出描写天空、小河、原野特点的词语。

  (2)把你喜欢的自然段有感情地多读几遍。

  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2、导学

  针对学生的交流,相机进行句段的朗读和理解。

  A、出示句段——天空美

  (1)你为什么喜欢这一节?指名读读

  (2)出示画好的蓝天,这样的天空,你想到了一个词——-“一碧如洗”。

  (3)北大荒的天空不仅仅是一碧如洗的,它还多姿多彩。读课文,你看到的傍晚天空是怎样的?(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想一想除了这些,傍晚的天空还会有什么颜色?(金黄、茄紫、粉红、浅红、玫瑰红)

  (4)这么多的流云,会让你想到什么?读好“就像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5)天空的美在于流云,齐读。

  (6)指导背诵。

  B、出示句段——小河美

  (1)喜欢小河的同学来读一读

  (2)小河真美啊!作者用了两个打比方的句子来描写它,你能找出来吗?说说是用什么比作什么?

  (3)哪些词语是写小河“清澈”的?(清澈见底、如同透明的蓝绸子,明镜一样的水面)板书

  (4)指导朗读

  C、品读句段——原野美

  (1)你喜欢这一节吗?你能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吗?

  (2)板书:(热闹非凡)

  非凡是不同于一般的意思。原野热闹非凡是什么意思?

  (3)课文是怎么具体写“原野热闹非凡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出示大豆、高粱、榛树图片,让学生看看,了解这些事物)

  大豆能发出笑声,高粱会演唱吗?这里是把大豆和高粱当做人来写,这运用拟人的写作手法。

  (4)分组表演读,

  (5)学生质疑,理解大豆、高粱为什么要笑?人们的心为什么会燃烧起来?

  (6)指导背诵

  师读中心句、生读分句;齐读中心句,男、女生分读分句(再交换读);

  第三板块:精读第5自然段(7分钟)

  过渡:北大荒不仅景色美,而且物产丰富,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自学第5自然段,同桌合作

  (1)你是怎么理解“大豆摇铃千里金”的?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说一说

  (2)想想读这段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导学

  (1)引导理解:“大豆摇铃千里金”

  (2)看到这丰收的情景,这遍地的宝物,你的心情怎么样,该用什么语气能读出丰收的喜悦(欢快)

  (3)朗读训练

  指名读,指导读,齐读

  第四板块:小结学习(5分钟)

  1、让我们一起来赞一赞美丽富饶的北大荒,齐读最后一句话。

  2、总结:北大荒的美美在景色:天空——小河——原野——美在物产——:

  第五板块: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会背诵

  2、完成《补充习题》

2.小学三年级语文《北大荒的秋天》教学反思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3、能真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地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地思想感情。

  二、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指名读课文。

  2、简介北大荒。

  北大荒是指黑龙江省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和三江平原的广大地区。过去那里是一片荒芜,解放后,经过建设者的开垦,荒地已变成良田。

  3、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儿的呢?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找出能概括课文的

  绛紫透明波纹燃烧山岭

  荡起北大荒一碧如洗清澈见底几缕

  自由读。

  说说哪些生字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紫是平舌音,烧、澈是翘舌音,岭、缕是边音,纹是前鼻音,岭是后鼻音,荒、绛是三拼音)

  指名读,齐读。

  2、读句子。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这是一个长句子,在读时要注意合理的停顿。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指名读,齐读。

  3、读课文。

  指名分自然段读。

  师生共同评议。

  4、回答问题。

  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文中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四、理清课文脉络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两方面写北大荒的景色优美的?

  五、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指名读。

  2、识记生字字形。

  3、指导书写。

  六、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组词:

  先()火()此()冷()文()

  洗()灰()紫()岭()纹()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

  3、提问。

  二、讲读课文:

  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什么?

  北大荒的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点?(一碧如洗)理解"一碧如洗"。

  天空的的陆云是什么样儿?

  指名读第二句。

  "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色彩真多呀!课文中把流云比作什么?(五彩斑斓的锦缎)

  "五彩斑斓"什么意思?

  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练习朗读和背诵。

  小结:这一自然段描绘了北大荒的秋天的美丽。

  2、学习第三自然段。

  轻声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填空:

  小河(),如同(),静静地躺在()。一全小鱼()游过去,()水面上顿时漾起了()。

  理解"清澈"。

  为什么把"小河"比作"一条透明的蓝绸子"?

  指名朗读和背诵。

  小结:这一自然段描写了北大荒的秋天小河的美丽。

  3、学习第四自然段。

  默读第四自然段,数一数一共有几句话,那一句话能概括这一段的意思,用"——-"划出来。

  指名回答。(原野热闹非凡)

  "热闹非凡"是什么意思?(十分热闹,超出一般)

  那几句具体写"热闹非凡"?

  "大豆、高梁"当作什么来写了?(当作人来写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哪些词语最能表现出热闹的景象?

  读这句话时,要把农民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读出来。

  练习朗读,指名读。

  练习背诵。

  4、学习第5自然段。

  指名读第5自然段。

  理解:"大豆摇铃千里金"、"茫茫"、"草甸子"、"沉甸甸"

  练读第5自然段。

  小结:北大荒的秋天不仅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厚。

  5、齐读第6自然段。

  用赞美的语气读。

  三、齐读课文,总结全文。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3、照样子,写词语。

  4、背诵全文。

3.小学三年级语文《北大荒的秋天》教学反思

  《北大荒的秋天》中作者选取了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小河和原野为描写对象,用细腻生动的笔法绘就了一幅色彩绚烂、丰收在望的秋景图,生动的说明了北大荒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表达了作者热爱北大荒的真挚情感。本文语言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是一篇不错的美文。教学本文时以美读课文为主,引导学生读中悟情,或读中联想、读后拓展、美画秋景。阅读中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将语言文字还原成语言形象,凭借作品语言与作者携手同游这美丽而富饶的北大荒,增加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伊始,我以疑入文,促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中来,产生强烈的阅读欲 望,兴趣盎然地投入课文学习。

  第二部分是学生自主选择,初读寻找美。让学生自由朗读2-4自然段,挑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美景介绍给大家。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与理解。让学生自主选择最喜欢的片段去朗读,为下一步学生真正拥有自己的感受打下基础。

  在感受天空之美的部分中,中年级的学生比较倾向于直观形象的感知,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让学生想象流云的色彩,并进行口头描绘(说说其他色彩、夸一夸流云),使学生在脑海中有多种色彩的呈现,以此来促使他们进行美的朗读,让他们更能感受到流云色彩之绚烂,北大荒天空之美丽。

  在体味小河之趣中,新课标强调要“运用联想和想象,表达丰富内容”,这理念在阅读教学中也可渗透与落实。在小河这一段落中,由文章阅读去诱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清澈见底的河水之中还会有些什么?它们在干嘛呢?)借此开启想象之门,点燃想象的火花,再由想象去激情读文,更显兴趣盎然。此外,朗读也是一种极富个性的,融理解与表达与一体的综合活动,不同的个体,朗读的方式也肯定存有差异,指导朗读时摒着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理念,评价以激励为主。如在指名读“小鱼”一句时,针对不同学生的朗读,给予幽默而有个性的评价语言,学生顿感轻松、有趣,把自己想象成不同身份的小鱼,乐于朗读这一段落,从而页达到了喜欢该段的教学目的。

  在演读第四自然段,分享原野之乐中,兴趣成了学生了血的动力,读读、演演、唱唱是孩子们的最爱。教学本段时,尝试给学生留下一点自由开拓的空间,让他们把自己想象成高粱、大豆、榛树,来为原野增添热闹的气氛。紧接着在活泼有趣的课堂氛围中一起演读这一段落,共同分享原野之乐。

  最后,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发展广阔的个性天地,走出课堂,或摘抄或绘画,与文本阅读相融合,形成新的视野。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小学三年级语文《北大荒的秋天》教案及教学反思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