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小学 > 三年级 > 小学三年级语文《母亲的账单》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母亲的账单》教案及教学反思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小学三年级语文《母亲的账单》教案及教学反思

微信扫码分享

【#三年级# 导语】《母亲的账单》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私、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意蕴深长,是一篇人文味很强的文章。以下是金笔头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母亲的账单》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母亲的账单》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彼得的可爱和母爱的伟大。

  2、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读了这篇课文的想法和感受。

  3、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教学难、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彼得的可爱和母爱的伟大。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想。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课,板书问题。

  二、读书指导。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子音,读通读顺。

  2、指名读文,正音,检查读顺情况。

  3、学生互相说说读完课文后大致的感受。

  三、默读课文,合作探究。

  1、抓住重点,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互相讨论对小彼得和母亲的理解。

  2、体验角色,引导学生互相讨论。

  体会小彼得的内心世界。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情感。

  4、适当扩展:

  妈妈的账单是可以用金钱来兑换的吗?

  将来你怎样换妈妈的账单?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积累内化。

  1、完成课后“练”的内容

  2、独立完成“字选词语”。

  3、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迁移练习。

  1、读生字卡片,认识文后11个生字。

  2、指导写字。

  3、实践活动。

  三、作业

  写一篇日记(结合课文)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母亲的账单》教案

  教材简析

  《母亲的账单》是长春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母亲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母亲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母亲开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情深,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母亲的口袋。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私、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意蕴深长,是一篇人文味很强的文章。

  设计意图

  “讲读课文的教学,应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教师要更加放手,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针对本课教学中的难点,主要尝试采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和拓展想象的方法进行突破,同时渗透一些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自主读悟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通过学习讨论,理解母亲的帐单的意思,体会母爱的无私和无价,懂得主动帮助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母亲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

  一、导入课题

  1、解读古诗,引入教学。

  记得,前不久我们刚学过一首描写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孩子缝补衣服的诗,题目是——《游子吟》。对,今天就让我们再满怀深情地来读一读吧。

  2、围绕“报”字引入新课。

  还记得诗中的“报”是什么意思吗?我突然想到了另一个和“报”有关的词(板书“报酬”),这又是什么意思?(付出劳动后得到酬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关于“报酬”的故事。

  3、出示课题:“母亲的账单”。

  一起读一读课题。有没有看见过“账单”?实物照片展示。(对,就是类似这样记载钱物支出和收入事项的单子。)再看看“账”的偏旁你又明白了什么?(账的偏旁是贝字旁,说明和金钱有关系。)

  二、初读自学,了解大意

  1、先请同学们仔细地看课文的情境,听课文的录音。边听边想文中讲到了几份账单?分别是谁写的?账单中分别写了什么?

  2、接下来能自己读课文吗?当你碰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的时候就把它画下来反复地读,直到把课文读通顺为止。

  3、检查词语:你从书中找到了哪些容易读错的词语,和我们大家交流吧。(随机键入电脑)

  索取。报酬。款项。如愿以偿。羞愧。慈爱。问心无愧。知己知彼

  都会读吗?先请你的同桌检查一下。

  让我们一起来熟悉一下它们吧。轻轻地读。齐读。

  三、对比两份账单

  1、出示两份账单(电脑显示):这就是同学们刚才提到的两份账单。

  2、让我们仔细看看它们有哪些区别?

  3、引导学生理解两份账单的不同。

  A、内容不同:一份是母亲欠他儿子彼得的账单,一份是彼得欠他母亲的账单。

  随机落实“款项”:彼得的账单列有几条款项?母亲的账单也有四条款项。但内容各不相同。

  B、时间不同:母亲为彼得付出了十年的辛苦劳动,而彼得也许是一天或两天。

  C、报酬不同:母亲为彼得付出了很多,却要彼得支付0芬尼,而彼得一共向母亲索取了60芬尼。(说到这里,同学们可能对“芬尼”这个货币单位还不清楚,刚好,我们就请德国朋友陶杰力为我们大家介绍一下好吗?100芬尼=1马克)。

  4、母亲读了彼得的账单后,有什么反应?为什么什么话也没有说?

  (她期待小彼得能够自己醒悟,而且她相信小彼得看了她的账单会象她期待的那样,明白事理,改正自己的不当行为。)

  5、那让我们再仔细瞧瞧母亲的这份账单,你们说母亲十年来为彼得的辛勤付出就仅仅只有这四条款项吗?如果我请你把这份母亲的账单再列详细点,还可以列举什么呢?

  (师引导:从小到大,已经为他洗了数不清的衣服,生病时……)

  6、如果母亲的账单上不写“0芬尼”,你认为该写多少?

  7、既然母亲付出了这么多,为什么母亲的账单上写得都是“0芬尼”?(是啊,母亲为孩子付出的已经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了。母亲的爱不但是无价的,也是无私的,母亲只是全身心的爱着自己的孩子,从不计报酬。)

  8、对比这两份账单,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诵读感悟“羞愧”

  1、那小彼得体会到母亲的爱了吗?从哪儿看出来的?请你仔细读读最后一段。

  2、现在,你又对小彼得有什么评价呢?

  (是啊,小彼得还是个懂事的孩子,看到母亲的账单,他很快领悟到,母亲是一直在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着自己,从来没有想到过报酬。跟母亲的付出相比,自己所做的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他改正了自己的做法。)

  3、是啊,彼得刚才说的这些话就是彼得羞愧万分的表现,你知道什么是羞愧万分了吗?

  五、讨论题意,升华内涵

  1、我们相信,母亲这一份充满宽容、怜惜、关怀、挚爱的亲情,会像缓缓流淌的小溪,永不停息地陪伴着小彼得一天天长大。所以说

  这还是一份()的账单。(随机电脑出示:一份()的账单)

  2、彼得把小脸蛋藏进了母亲的怀里,他也一定会把这个关于“报酬”的故事永远珍藏在心里,我们也一样。用这个故事来告诉自己:亲情是无私无价的、不求回报的。

  3、让我们一起满怀深情地再次品读这个故事。

  六、延伸拓展

  1、推荐阅读相关文章。比如冰心的《荷叶母亲》

  2、谈谈你帮父母做过什么事?当时怎么想的?

  3、写一段话或一封信,把你对母亲的爱、感激、、感恩……写在里面,当作是一份迟到的母亲节礼物送给她们吧。

【篇三】小学三年级语文《母亲的账单》教学反思

  《妈妈的账单》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通过学习,让同学们认识到母爱的无私,由于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多,父母亲都把自个的儿子当成宝,一直在默默地付出自己无私的爱,但是,大多孩子在享受父爱、母爱的同时,却忽略了自己也该回报一下父母亲,这是课文的重点。

  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让学生自个反复默读课文,仔细体会到小彼得的妈妈的账单上是0芬尼,蕴含着妈妈对小彼得的无私的爱。在理解的基础上,我让孩子们也谈谈自己妈妈对自己的爱,孩子们的兴致很高。有的说:“我的鞋子坏了,是妈妈带我去买。”有的说:“我发烧了,是妈妈带我去吊针。”还有的说:“下雨了,是妈妈给我送来了雨衣。”……后来,我又问:“你为妈妈做过什么?”课堂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默,过一会儿,有几双小手举起来了,有的说:妈妈下班回来,我替她拿拖鞋。有的说:我帮妈妈按摩。……几个同学说完后,课堂又出现了沉默,看着同学们低下头的样子,我知道他们在思考、在惭愧……后来,我笑着对孩子们说:“没关系,今天回去后再好好帮妈妈做一些事,要以实际行动来帮妈妈做事,反对只说空话。做个懂事的孩子,好不好?”大家都说:“好”最后课堂在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声中结束。我认为自己在上这堂课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触发了学生的情感,让情感成了沟通老师与学生,学生与父母之间的纽带,引导他们朝着真、善、美的领域去发展,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小学三年级语文《母亲的账单》教案及教学反思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