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小学 > 三年级 > 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知识点+练习题【三则】

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知识点+练习题【三则】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知识点+练习题【三则】

微信扫码分享

【#三年级# 导语】语文是思维的工具。叶圣陶先生认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通过学习,把朦胧的思想变为清澈的思想,把不清不楚的语言变为有条有理的语言。以下是金笔头网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


  我不能失信

  原文:

  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用过早餐,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她刚走到门口,忽然想起,小珍今天上午要来找她学叠花篮。

  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

  “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庆龄说。

  “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改天再教小珍吧。”父亲说完,拉起庆龄的手就要走。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那……回来你去小珍家解释一下,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学花篮,好吗?”妈妈在一旁说。

  “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说:“那你就留下来吧!”

  庆龄点点头,甜甜地笑了。

  学习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词语解释:

  【扑空】

  理解

  没有在目的地找到所要找的对象或办成要办的事。

  例句

  狡猾的敌人还是扑空了。

  解释

  理解

  1、分析说明。

  2、消除;消释。

  例句

  他向老师解释了早上迟到的原因。

  道歉

  理解

  为不适当或有危害的言行承认不是;承认使人委屈或对人无礼,同时表示遗憾。

  例句

  犯了错误,要及时道歉。

  失信

  理解

  违背协议或诺言,丧失信用。

  例句

  在现代社会,失信于人的人终究会尝到自己酿的苦酒。

  信用

  理解

  能够履行诺言而取得的信任。

  例句

  重信誉、讲信用的商店,总是能吸引很多回头客。

  同步练习题:

  一、我能连:

  yàocānqiànshìpū

  早餐扑空解释照耀道歉

  二、我会填:

  jǐn()hǎo()

  尽好

  jìn()hào()

  三、锦上添花:

  ()的眼睛()地说

  ()的嘴巴()地问

  ()的孩子()地笑

  四、模仿秀:引用人物的话,可以有不同的形式。读读比比,试着写几句。

  1.“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说,“那你就留下来吧!”(提示:人物语言在中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庆龄说。(提示:人物的语言在前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提示:人物的语言在后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二】


  奇怪的大石头

  李四光是我国的地质学家。

  小时候,他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每次他都受藏在一块大石头的后面。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一听到小伙伴的脚步声,他就悄悄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李四光跑去问老师,老师想了想,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是谁把它放在哪儿的呢?”

  “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爸爸也说不清楚。

  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经过进一步的考察,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冰川活动的遗迹。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作者简介: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2009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李四光1910年7月毕业于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1911年,出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长;1928年1月,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5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51年4月,当选为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1952年9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8年9月,任中国科协主席;1969年4月,被选为中国*第xx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70年8月,任国务院科教组组长。

  李四光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早年对蜓科化石及其地层分层意义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建立了“构造体系”的概念,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远景的认识,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

  中心思想: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地质学家,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

  奇怪的大石头知识点

  一、多音字:

  1、藏躲藏;宝藏

  2、悄悄悄静悄悄;悄声细语悄然

  3、转转身;转动

  4、为为什么为了;敢作敢为为难

  5、长长短;成长。

  6、重重复;重量

  二、近义词:

  奇怪—稀奇—闻名、有名兴趣—兴致清楚—明白聆听—倾听教诲—教育贡献—奉献平整—平坦考察—调查、考查震惊—震动恐怕—估计常常—经常

  三、反义词:

  突兀—凹陷、平整奇怪—平常严严实实—松松散散推动—阻碍

  明白—糊涂遥远—附近、贴近历史—现实震惊—平静

  四、词语解释:

  1、奇怪:出乎意料,难以理解。

  2、:有名。

  3、孤零零:形容孤单,无依无靠或没有陪衬。

  4、躲闪:迅速使身体避开。

  5、兴趣:喜好的情绪。

  6、平整:平正整齐。

  7、考察:实地观察、调查。

  8、研究:探求事物的*、性质、规律等;考虑或商讨(意见、问题)。

  9、震惊:大吃一惊;使大吃一惊。

  10、严严实实:不留空隙或出口,形容非常严密。

  11、恐怕:猜想,估计。

  12、陨石: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13、坑:洼下去的地方。

  14、突兀:高耸的样子。

  15、遗迹:古代或旧时代的事物遗留下来的痕迹。

  16、长江流域:指长江干支流的集水范围,即集水面积,通称流域面积。

  17、秦岭:横亘于陕西省中部偏南。东西走向,是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

  18、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城融化,下渗冻结,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向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

  五、词语辨析:

  1、考察考查

  二者都是动词,都含有“确定,弄明白”的意思。但“考察”主要是指实地去观察调查;而“考查”则侧重用某种标准去衡量,主要针对行为、活动。

  例:校长去各地学校考察后发现,每月考查一次学生的成绩并不一定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2、常常经常

  都有多次、反复发生某种行为或事情的意思。区别在于:常常强调次数多;经常和常常的意义及用法相同,有时可互换,但“经常”侧重于连续地、有规律地做某一件事,强调一贯性。

  例句:表弟常常跪在草地上寻找蚂蚁。

  楼道里经常会响起爷爷的歌声。

  六、词语听写:

  奇怪悄悄土坑卧倒躲闪兴趣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清楚捉迷藏地质学家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孤零零绿油油红艳艳甜蜜蜜气呼呼平平安安高高兴兴长长久久整整齐齐干干净净

  七、课文内容: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数十年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

  本科要掌握的词语:奇怪、、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

  课后练习题:

  一、听写词语

  奇怪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兴趣历史平整

  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

  二、形近字组词

  坑()推()秦()域()

  抗()堆()泰()城()

  三、照样子写词语

  严严实实:

  密密()、()、()

  很深很深的大坑:

  很滑很滑的()、()、()

  突兀的大石头:

  平整的()、()、()

  四、按要求做一做

  1、一听到脚步声,他就悄悄地围着大石头躲闪。(用带线的词语说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说说突兀是什么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块大石头是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把这句话换成“把”字句)

  


【篇三】


  小摄影师

  原文:

  1928年夏天,高尔基住在列宁格勒。他经常坐在窗子旁边工作。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高尔基正在读书,突然,一个小纸团从窗外飞到了桌子上。高尔其打开纸团,上面写着:

  亲爱的高尔基同志:

  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我想给您照张相,贴在我们的墙报上。请您让他们放我进去。我照完相,立刻就走。

  高尔基从窗口向外望去,看见人行道边上坐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手里拿着一架照相机。

  “是你扔的纸团吗?”高尔基问。

  “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高尔基说。

  过了一会儿,小男孩站在高尔基面前了。他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然后用手指了指沙发,说:“请您坐在这儿看报纸。”

  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突然,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

  “你怎么了?”高尔基不知出了什么事。

  小男孩哭着说:“我把胶卷忘在家里了。”

  高尔基赶紧站起来,小男孩已经提着照相机跑出去了。高尔基走到窗口,大声喊道:“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

  小男孩哭着,跳上一辆电车。电车马上开走了。

  晚上,秘书告诉高尔基:“外面来了一位摄影师。”

  “是个小男孩吗?”高尔基问。

  “不是。是一家杂志社的记者。”

  “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知识点:

  一、多音字:

  1、当上当直截了当;当代当机立断

  2、少多少;少年

  3、相相对;照相

  4、卷胶卷;试卷

  5、转转告;转圈

  二、近义词:

  突然—忽然吩咐—命令立刻—马上仔细—细心、细致

  打量—观察停当—妥当摆弄—摆布赶紧—赶忙

  三、反义词:

  经常—偶尔仔细—马虎、粗心哭—笑

  四、词语解释:

  1、明媚:景色鲜明可爱。

  2、打量:观察的意思。

  3、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

  4、停当:齐备;妥当。

  5、赶紧:抓紧时机,毫不拖延。

  6、转告:受人嘱托把某人的话、情况等告诉另一方。这里指秘书把高尔基的话传给记者。

  7、突然:在短促的时间里发生,出乎意料。

  8、秘书:掌管文书并协助机关或部门负责人处理日常工作的人员。

  9、记者:通讯社、报刊、电台等采访和写通讯报道的专职人员。

  五、词语辨析:

  1、立刻马上

  都有紧接着某个时候、短时间内的意思。

  区别在于:立刻强调即刻就会发生,语气比马上稍重;马上强调接着就会发生,比立刻更口语化。

  例句:我们必须立刻出发,否则就来不及了!

  这些工作需要马上就做。

  2、突然忽然

  二者都有某事发生得快而且出乎意料之意。但突然更突出时间的短暂及出乎意外。

  例:他来得很突然。他正要出门,忽然下起了大雨。

  六、词语听写:

  突然按照摆弄准备侧目胶卷车辆

  秘书立刻仔细打量杂志社阳光明媚

  七、课文内容: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少先队员为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照相,因没有带胶卷未照成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爱护。

  【字词荟萃】

  一、看拼音写词语。

  tū rán zhào xiàng tiē zài fēn fù cè guò

  ()()()()()

  jiāo juǎn mì shū jì zhě shè yǐng shī

  ()()()()

  zá zhì shè yang guāng míng mèi

  ()()

  二、比一比,再组词。

  胶()吩()秘()侧()

  郊()纷()密()测()

  突()杂()贴()咐()

  实()朵()站()附()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摄影师一()照相机一()纸团

  一()杂志社一()电车一()少先队员

  四、用直线搭配词语。

  提高 问题 笑 眯眯

  建设 困难 软 喷喷

  讨论 祖国 香 嫩嫩

  解决 能力 鲜 绵绵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知识点+练习题【三则】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