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小学 > 三年级 >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和氏献璧》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和氏献璧》教学设计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和氏献璧》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三年级# 导语】《和氏献璧》这篇课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宝石——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以下是金笔头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

  材分析:

  《和氏献璧》是北师大版语文第六册第六单元“奇妙的石头”的第二篇主体课文,是一个在中国历流传很久的故事。卞和把一块含有珍贵玉石的石头献给国君,却被诬为欺君,砍去左脚。历经三代,卞和失去双脚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终于使楚文王破璞得玉,遂名之曰“和氏璧”。课文虽然短小,但是精炼的文字为读者展示了卞和忠贞的品格,文中对于卞和的描写非常传神,突出了卞和对玉的珍惜。这个故事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所以也可以看做一篇寓言。当你比一般人看得透,有眼光,当你具有超出一般人的才能时,你就有可能不被人理解,甚至被人误解、诬蔑,这是天才常遭遇的命运。而只有你在重压之下不改变信念,有着坚贞不屈的情操,才会像和氏璧一样纯洁美好,令人赞叹。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识字能力,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能够通过自主阅读筛选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够运用同义对比、拆词解意、联系实际生活和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默读能力在逐步提升,有一定的速度,能够较为完整地把握文本内容。有较强的好奇心,能够发现文本中的兴趣点,并且较为清晰和完整地说出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生活的知识较为丰富,能够为课堂学习提供较为广阔的资源,对于开拓性的话题有自己简单的见解。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能够自主认读,学习“普”、“怒”的

  书写。能够认读鉴别、端详、急切、唯独、不屑、稀世珍宝、欺君之罪、无价之宝、价值连城、坚贞之士、温润成精等词语,并能运用已有方法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尝试简单运用,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进行积累摘抄,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体会自主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自信。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能够用抓主要人物情节连缀的方式尝试概括主要内容,简单复述和氏献璧的故事。

  3.在阅读过程中,激发学生质疑的热情,能够通过文题质疑、情节质疑、关键句质疑,引导学生逐步深入了解课文。通过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宝玉,却被说成是普通的石头;坚贞之士,却被说成是骗子,这才是我悲痛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提升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对照古文读一读。

  4.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具体表现,体会主人公的忠贞之心,了解奇特的玉文化。

  教学重点:

  1、认读积累本课的生字新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运用抓主要人物和连缀情节法概括故事主要内容。

  2、抓住重点句子理解卞和悲伤的原因,体会卞和的忠贞之心。

  3、引导学生学习质疑的方法,尝试自主合作解疑。

  教学难点:

  1、学习不同的质疑方法,根据课题、关键词、情节发展质疑的策略。

  2、理解“宝玉,却被说成是普通的石头;坚贞之士,却被说成是骗子,这才是我悲痛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

  教法:质疑引导法、组织讨论法、主题辨析法。

  学法:自主阅读法、列表概括法、对比迁移法、合作交流法。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字词卡片、学习纸。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积累本、词卡、搜集有关卞和及和氏璧的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主人公的忠贞之心。

  教学过程:

  一、课题质疑,激发阅读兴趣:

  1、板书“璧”,这个字与什么有关?璧就是一种美玉,中国人自古爱美玉,玉的品种有很多,有如彩虹一般色彩绚丽的新疆和田玉,有如钻石一般晶莹剔透的甘肃井田玉,有如泉水一般温润的陕西蓝田玉,犹如婴儿肌肤般细腻的河南独山玉,中国自古便爱玉,常用玉来形容美好的事物,同学们你们见过玉吗?玉是如此的美丽和珍贵。

  上一节课,我们就学习了一篇与玉有关的文章——板书“和氏献璧”,其中,献含有什么意思?恭敬庄严地送给。

  2、怀着恭敬之情齐读课题;

  只有四个字,却告诉了我主要的人物(和氏)和事件(献璧)

  二、概述课文,三次献璧。

  1、一共献了几次璧,献给谁的,结果如何?

  2、学生思考并回答。

  三、重点学习第三次献璧。

  1、想象一下,双腿被砍后的卞和,生活会是怎样的?他的家人会怎么说?失去双脚的卞和到底是怎么做的呢?在书上用横线画出来,你感受到了什么?用横线画出来。学生汇报,有两处,他甘心吗?对不甘心,当文王登位后,他怎么做的?学生读,我们来看看他第三次献璧,你读懂了什么?哪些词语能体现他很伤心?

  教师引读:哭的时间很长,三天三夜,谁来读;哭得眼泪流尽了,你来读,他在哭,眼泪流尽了,连血都流了出来,你来读,听,他哭的声音在山谷里回荡,他哭得泣不成声,哭得声嘶力竭,一起读。是什么原因,让他如此伤心。在书中找一找。对照文言文。古人用精炼简洁的语言来表达的话,我们称为文言文,男女分读。他之所以如此悲痛是因为什么,用自己的话来说,坚贞之士是什么意思。文中的坚定忠贞的人是谁,可他被说成是骗子,宝玉被说成是石头,

  四、学习前两次献璧

  他被说成是骗子,宝玉被说成是石头,那么是谁说的呢,用笔画出来,肯定的说,不屑的说,为什么,认为他是骗子,所以,宝玉……第一次他是怎么说的第二次他说什么了吗?从他脸上看到了什么,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他满脸的委屈和悲痛,都是因为:“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双脚虽然被砍,内心却早已被割碎,他心痛不已地说——,事实被扭曲,黑白被颠倒,比短足残肢更令人心痛,他满怀悲痛地说——忠贞被污蔑,一篇忠心却反受侮辱和残害,他无比悲怆地说——这是对是非不分,黑白颠倒的心痛,引读,卞和心中有这么多的委屈,难怪他会心痛,难怪会滴血。引读。

  五、学习第三次献璧结果。

  可是卞和,依然不甘心,他还想把宝玉献出去,(课件出示)文王听到了回报,便叫玉匠整治那块石头。经过仔细打磨,玉匠把一块温润澄净的美玉呈献上来,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这是一块怎样的美玉,请用四字词语来形容一下。于是,文王下令将这块价值连城的美玉命名为“和氏璧”。卞和冒着生命危险三次献璧,他的故事确实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你能用一个词语来赞扬卞和这种可贵的精神吗?(永不放弃、坚持不懈、忠心耿耿、坚贞)师:卞和献出的仅仅是一块玉吗?还有什么?(忠贞)这也是人最宝贵的品质啊!课件出示:

  卞和献出的不只是价值连城的和氏璧,他献出是更是自己的_______。

  (设计意图: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七、拓展延伸

  哪些人与卞和有着一样的忠贞之心。老师寄语……

  八、布置作业:

  1、给家长讲讲《和氏献璧》的故事,说说学习的收获,写一句对卞和的评价。

  2、自读故事《完璧归赵》。

  3、搜集更多关于“石头“的故事。

  【设计意图:从课文概括、人物认知、拓展阅读、综合实践等不同角度布置作业,形式灵活,多元操作,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又全面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

【篇二】

  教学目标:

  1、学习《和氏献璧》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宝石——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2、结合上下文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小黑板。

  课型:课文。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直接导入,揭示课题:《和氏献璧》。(齐读课题两遍)

  2、理解“献”、“璧”的意思。

  (1)、指名说说:“献”、“璧”两个字的意思。

  (2)、教师小结。

  二、新课:

  (一)、质疑:

  1、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指名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并指名说说: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汇报。

  3、指名说说:和氏献了几次璧玉?(三次)

  (三)、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次献璧。(第1自然段)

  (1)、自愿起立读第1自然段。

  (2)、指名说说:卞和第一次献璧,结果如何?

  (3)、指名回答。(欺君之罪,砍去左脚)

  2、学习第二次献璧。(第2自然段)

  (1)、自愿起立读第2自然段。

  (2)、指名说说:卞和第二次献璧,结果如何?

  (3)、指名回答。(欺君之罪,砍去右脚)

  3、齐读第1、2自然段。

  4、学习第三次献璧。(3—5自然段)

  (1)、指名接读3—5自然段。

  (2)、第三次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3)、小组讨论:

  ①、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②、画出描写和氏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

  a、互相交流,读一读。

  b、指名汇报。

  c、出示句子,学生齐读。

  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哭了三天三夜,

  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

  ③、理解“捧”在这句话中的含义。

  a、将“捧”字换成“抱”字理解。

  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哭了三天三夜,

  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

  卞和抱着那块石头,哭了三天三夜,

  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

  b、指名说说:用哪个字好?为什么?

  *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

  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

  ④、理解卞和说的话“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

  a、谈谈你怎样理解他说的话。

  b、指名汇报。

  5、齐读第3—5自然段。

  6、讨论:“和氏献璧”他献出的是什么?

  并指名说说。

  7、齐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

  三、拓展活动:

  1、指名交流自己了解、搜集的和氏璧的故事。

  2、互相交流自己了解、搜集的和氏璧的故事。

  四、作业布置: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交流自己了解、搜集的和氏璧的故事。

  五、板书设计:

  6、奇妙的石头

  第一次  砍去左脚

  和氏献璧第二次  砍去右脚忠诚

  第三次命  名“和氏璧”

  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和氏献璧》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