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小学 > 三年级 >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捞铁牛》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捞铁牛》教学设计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捞铁牛》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三年级# 导语】这篇课文讲的是宋朝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大铁牛打捞上来的事,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以下是金笔头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宋朝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大铁牛打捞上来的事,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课文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了捞铁牛的过程,层次清楚,行文简明有序,重点突出。

  【学情分析】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熟练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从而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起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默读、朗读课文,读懂并复述怀丙老捞铁牛的办法,体会生产和生活都需要智慧。

  2、认字8个,写字8个。

  3、理解“笨重、议论纷纷、沉没、出色”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学习“栓、浮、绷、拔、拖”等动词。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课件),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铁牛你们见过吗?出示铁牛图片认识铁牛,学习“笨重”一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铁牛有关的课文。(出示课题:捞铁牛)学习“捞”字。

  二、质疑课题。

  请同学们齐读这个课题。看了题目,你们都想知道什么?

  三、播放课文朗读读音,学生一边看书一边听。

  四、布置自学课文。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看拼音读准字音。

  2、交流不理解的词语意思。

  3、想想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试着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五、检查读书情况。

  1、出示字、词卡片,认读。

  2、朗读课文,弄清课文讲的故事内容。

  3、学生质疑。

  六、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课件出示问题)

  1、怀丙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捞铁牛的?

  2、怀丙为了捞铁牛做了哪些准备工作?你觉得怎么样?

  3、打捞铁牛的工作是分几步进行的?你觉得怎样?

  4、为什么说怀丙是宋代出色的工程家?

  七、交流讨论上述问题,深入读文。

  1、读课文第1、2自然段,交流讨论第一个问题。说说“议论纷纷”的意思,启发学生想象:人民会议论什么呢?

  指导读和尚说的话。

  2、读课文第3自然段,交流讨论:为捞铁牛和尚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1)指名读文后先四人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并板书:

  潜水摸牛

  备船装沙

  拴船搭架

  粗绳拴牛

  (2)引导学生用“先……再……然后……最后……”表示顺序的词把和尚为捞铁牛做的四项准备工作连起来读一读。

  3、读课文第4、5自然段讨论交流人们是怎样捞铁牛的呢?

  (1)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读课文,读后做下面的练习:给下列动词排序,说明捞铁牛的经过。

  浮绷离开拔拖铲划

  (2)引导学生用四个字的词概括一下捞的过程,并板书:

  铲沙拔牛

  划桨拖牛

  (3)指导写法:重点写一个,其他的略写,即有详有略。

  (4)启发想象:八只大铁牛都被拖回来后,人们又会怎么想?说了些什么?

  4、齐读课文第六自然段,画出“出色”一词,引导学生体会,怀丙的智慧高于周围所有的人,大家都解决不了的难题他很容易地就解决了,这就是“出色”的意思。

  八、总结课文。

  1、怀丙是宋朝人,当时他就懂得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这说明了什么?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怀丙的办法来源于生活经验。

  2、启发学生说说:你有没有更高明的办法?

  九、布置作业。

  1、回家做怀丙捞铁牛的模拟实验。

  2、像课文第四自然段那样,有条理地把自己想出的办法写下来
【篇二】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受到爱科学、用科学的教育。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重点段落是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让学生查找资料,要是现在要打捞这八只铁牛,你有什么办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聪明、勤劳、勇敢的民族,为世界人民所称颂。我们已经知道的张衡、李时珍、茅以升等人对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一个发生在宋朝的历史故事,大概了解了当时出色的工程家怀丙的事迹。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捞铁牛》,看看怀丙是怎样把铁牛打捞上来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指名说。

  2、小结:这篇课文主要讲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的事。先讲捞铁牛的原因;再讲准备工作;最后讲怎样捞铁牛。

  三、指导学习,点拨解疑。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段,让学生边听边思考:为什么要捞铁牛?

  板书:大水冲牛

  2、点拨:要捞起这八只铁牛容易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指名说。

  据文件记载每只铁牛重四、五万斤,带上感情读出来。

  3、引导学生理解“人们正在议论纷纷。”“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想象他们在议论些什么?

  4、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了一句什么话?你能从课文里把这句话找出来吗?用“——”划出来。

  5、从这句能看出什么?(和尚有了捞铁牛的办法,而且这办法跟水有关系)

  板书:叫水送牛

  6、指导朗读:大家议论纷纷,却束手无策,他们看到的是水的危害,怀丙看到的却是利用水的巨大力量,这与众不同的想法反映出他出色的智慧。齐读这句话,体会他的自信和智慧,用胸有成竹的语气读。

  (二)、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语:每只铁牛都重达万斤,要把八只铁牛都捞上来,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怀丙为此做了四项准备工作。

  1、请默读第二段,找一找哪4项准备工作?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步、第二步等或先、然后等)

  2、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读一读,把表示这4项准备工作,先后顺序的词用△标出(检查落实,指名说。)

  3、讨论:

  和尚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

  第一项准备工作是什么?(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然后引导学生用四个字把这项准备工作概括出来。)

  板书:潜水摸牛

  其他三项准备工作是怎样的?能不能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出来?(先让学生按四个小组共同研究,然后在全班交流)

  板书:大船装沙

  并船搭架

  粗绳拴牛

  3、怀丙做四项准备工作,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4、男、女生轮读读第3自然段,你一句,我一句。

  5、小结:回顾四项准备工作,我们感受到四项准备工作做得认真和周密,准备工作出色。

  (三)、学习第4~6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4~6自然段,思考:怀丙和尚是怎样捞起第一只铁牛?

  2、先请同学讲,看看课文是怎样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的,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用……把表示泥沙、船身、绳子、铁牛在铲沙过程中变化的词标出来。

  3、课件演示捞铁牛的过程,让学生充分认识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拔出淤泥。

  4、全体朗读这段话,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概括出来。

  板书:铲沙拔牛

  5、思考并讨论:和尚为什么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而是先让水手使劲划船把铁年拖回岸边,再让众人拖牛上岸。指名说。

  6、思考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分别用四个字慨括出来。

  板书:划船拖牛众人拖牛

  7、怀丙几次利用水的浮力?他能把铁牛捞上来,在哪个字上下了工夫?

  过渡语:和尚才捞起一只铁牛,还有七只铁牛呢?哪里写到了?为什么不具体写?(详写和略写)

  8、齐读第六自然段。

  四、引申提高,鼓励创新

  1、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他打捞铁的办法确实好,不过,他捞一只铁牛需要铲掉两船泥沙,捞八只铁牛就得向黄河铲入16船泥沙,你们觉得有没有问题?

  (学生讨论,广泛发表意见,教师概括:①污染河水②可能造成水道阻塞③浪费泥沙④不方便,不快捷)

  2、那么就当时的条件水平,你是否想到改进的方法,既能捞铁牛,又环保、又方便?

  (再次小组讨论,各抒己见:①准备四只大船,两两并船搭架。②泥沙装入*袋,装到两只并好的船上。③水手们只需将装有泥沙的*袋搬到另外的两只船上。④将铁牛拖回岸。⑤船循环往复,就能很快捞回八只大铁牛。)

  3、要是现在要打捞这八只铁牛,你有什么办法?

  (结合课前查阅、搜集的资料、交流汇报。教师也可适当介绍几种现代打捞方式,如:浮筒打捞,浮吊打捞、混合打捞和解体打捞等)

  五、总结、谈话、鼓励不断思考,不断创新。

  1、“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对这句话有没有新的理解?

  点拨:

  洪水冲走了铁牛,冲毁了浮桥,水可恨吗?怀丙和尚从这田里看到水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实际上是什么意思?怀丙和尚看到水有利的一面。他几次利用水的浮力?

  (他既看到水有害的一面,也看到有利的一面,说明他能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有一种科学的态度。)

  2、你认为是水的力量大,还是人的力量大?说明了什么?(水的力量大,人有智慧,可以利用水,从这个角度看,人的力量更大。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才能。)

  3、讨论:你觉得怀丙和尚这个人怎样?你会怎样评价他?从他身上受到什么启发?

  六、朗读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捞铁牛》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