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小学 > 一年级 > 分享给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文化

分享给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文化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分享给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文化

微信扫码分享

【#一年级# 导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同时,更应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高于生活,体会到数学可以带动社会的发展,带动生活质量的提高,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好数学。以下是金笔头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


  历曾经有一个非常的逻辑学悖论,叫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

  内容很有趣,说的是一名长跑运动员叫阿基里斯。一次,他和一只乌龟赛跑。假设运动员的速度是乌龟的12倍,这场比赛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乌龟一定会输。

  现在我们把乌龟的起跑线放在运动员前面12千米处。那么结果会是如何呢?

  有人认为,这名运动员永远也追不上乌龟!

  理由是:当运动员跑了12千米时,那只乌龟也跑了1千米,在运动员的前面。

  当运动员又跑了1千米的时候,那只乌龟又跑了1/12千米,还是在运动员前面。

  就这样一直跑下去,虽然每次距离都在拉近,但是运动员每次都必须先到达乌龟的起始地点,那么这时又相当于他们两个相距一段路程跑步了。这样下去,运动员是永远也追不上乌龟的。

  你是怎么认为的呢?

  


【篇二】


  周公是周武王之弟,名旦,是一位很有本事、很有贤德的人。武王死后,其子尚小,就由周公摄政,主持一切。

  周公旦礼贤下士,甚至于“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也就是说他勤于接待,洗发时三次握着头发停下来不洗,吃饭时三次吐出食物,急忙迎客,殷勤待土。这就是所谓“握发吐哺”的来历了。

  话说这高商亦是当时的一位算学大家,“高级知识分子”。周公也经常和他讲论算学。这一天周公与商高又见了面,行一番“吐、握”之事,彼此按周礼躬让一阵,就开了讲。

  周公很虚心地向商高请教:“我听说,大夫很精通数的艺术。是不是请您谈谈,古代伏羲是怎样确定天球的度数的?天是没有一种梯子能登攀得上的,地也无法用尺子来测量。因此我很想问问您,这些数字是从哪里来的?”

  商高施了一礼,回答说:“数的艺术是从圆形和方形开始的。圆形出自方形,而方形则是用矩(带边的丁字尺)作出来的。而矩的制作出于‘九九’乘法表。一个矩形沿对角线对折起来,如果勾长三单位,股长四单位,那么弦长一定是五单位。昔日大禹治水,就是用这样一些方法。”

  周公听了很感叹,又接着说道:“数这门艺术真是了不起啊!我想再请教应用矩的道理。”

  这里的矩,是一种工具,所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有点像现在的丁字尺。

  商高一听到这话题,更来了劲,不由得侃侃道来:

  “把矩平放在地上,可以用绳子设计出平直的和方形的工程。把矩竖立起来,可以测量高度。倒立的矩可用来测量深浅,而平放的矩则可用测出距离。

  “让矩旋转,可以画出圆形;把几个矩合在一起,可以得到正方形和长方形。”

  接着,他又谈到了天和地:

  “方形属于地,而圆形则属于天,所以天是圆的,而地则是方的。方形的数是标准,从方形的数可以推出圆形的大小来。

  “天像一个笠子。天的颜色是蓝的和黑的,地的颜色是黄的和红的。可以用一个按照天的数制成的圆盘来表示天,朝上的一面像外表面一样,是蓝色和黑色的;朝下的一面像内表面一样,是红色和黄色的。这就是天和地的形象再现出来了。”

  商高随后又发表了一番议论:“对地有所了解的人是聪明人,而对天有所了解的人则是圣人。‘矩’和‘数’结合起来,就是指导和统治万物的东西。”

  周公听得都入了迷,隔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不由得感慨地说:“这确实是太妙了。”

  这一段记在《骨髀算经》上的故事,大约已经有三千年左右了。这说明人们很早就认识了几何图形。最早认识的,就是正方形和圆形。而且在周朝以前,就有了车辆,所以当时不但认识了圆,而且能造出圆。

  这商高确实了不起!他不但认识到勾三股四弦五,而且还是个天文学家,有了天圆地方、天像个笠子盖在地上这样一种初步认识。古代的许许多多数和形的知识就是从天文观察和测量中得来的;古时许多天文学家就是数学家,而数学家又同时是天文学家。

  


【篇三】


  大约1500年前,欧洲的数学家们是不知道用“0”的。他们使用罗马数字。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一定规则,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同的数目。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

  而在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他非常高兴,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过了一段时间,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了。当时是欧洲的中世纪,教会的势力非常大,罗马教皇的权利更是远远超过皇帝。

  教皇非常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这个怪物,如今谁要把它给引进来,谁就是亵渎上帝!于是,教皇就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并对他施加了酷刑,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注,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就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

  但是,虽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献。后来“0”终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

分享给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文化相关文章:

分享给小学一年级的应用题解答方法集锦

分享给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习计划三篇

分享给小学一年级学生的美文

分享给小学二年级的90条格言警句

优质的三篇数学故事分享给小学二年级

分享给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文化

分享给小学二年级的数学智力题

分享给小学二年级的歇后语精选

分享给小学三年级的经典美文

分享给小学二年级的益智故事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分享给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文化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xiaoxue/yinianji/160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