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小学 > 一年级 > 小学一年级美术说课稿范文

小学一年级美术说课稿范文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小学一年级美术说课稿范文

微信扫码分享

【#一年级# 导语】美术教学可以更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美术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能就让学生只去追求科学理论,艺术情感同样重要,共同提高才是一个全素质的人才。以下是金笔头网整理的《小学一年级美术说课稿范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一年级美术说课稿范文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玩陶泥》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赣美版)《美术》第一册第十六课的内容。一看课题就好象已经注入了活动的趣味性,不光是孩子们就连我们自己都很想知道泥巴怎么会听话呢?因此把泥巴作为本课的学习内容,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孩子们天生爱玩爱动的需要,还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学生初步掌握泥塑制作的方法,陶冶审美情操,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愿望。我想这将会成为孩子们难忘的一堂课。

  2、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他们对玩沙玩泥都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作为生活在山区的孩子,泥巴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对泥土的可塑性及用途有一些了解,所以我课前就布置学生在家亲自动手用水和泥巴先尝试玩泥巴的感觉。

  3、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摸、捏、听、做等游戏活动,丰富学生对泥巴的感知,初步掌握玩泥巴的几种基本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听、说、制作、交流,丰富学生对泥巴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能力目标:通过玩泥巴的游戏,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

  4、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感知发现泥加多少水泥巴才会听话,初步掌握泥塑制作的方法:捏、搓、压、团等。

  难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主动探究意识。

  二、说教学理念

  《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低年级阶段的美术学习强调的是感受、体验和游戏性,将看、画、做、玩融为一体,打破了学科门类的界线。所以本课的教学理念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体验玩泥巴的乐趣,鼓励学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能从中感悟到泥土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要珍惜每一寸土地。

  三、说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中我创设了一个“智”、“趣”、“乐”的学习氛围,以“趣”引路,以“情”导航。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本课运用了综合艺术教学法,以泥巴作品的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将《泥娃娃》的音乐贯穿整堂课,让学生自由创编捏泥巴的舞蹈动作,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再加上“摸一摸”“揉一揉”“听一听”“做一做”“评一评”等一系列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使其步入“情”与“趣”的泥塑世界。

  四、说教学流程

  1、欣赏泥塑,激发情趣

  在教学中我先利用课件展示各种美观的泥塑作品,使学生知道泥塑是由什么做成,并让学生在欣赏中开眼界、激情趣,诱发学生的创造欲望。然后教师现场制作泥塑,把一块普通而又平凡的泥巴变成一个可爱的小动物,以“这泥巴可真听老师的话”来引出新课。

  2、触摸泥巴,了解特性

  首先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揉一揉,亲身触摸泥巴,体验对泥巴的感觉,然后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泥巴的特点,并探究出水放多了泥巴会沾手,水放少了泥巴就太硬的特性。

  3、创编动作,掌握技法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综合。探索”这一学习领域的要求,我在这一环节当中用夸张的方法教给学生一些捏泥巴的舞蹈动作,比如:捏、搓、压、团等,使其与音乐整合。在学生自由创编动作,学跳泥巴舞的同时让学生掌握捏泥巴的基本技法。再把技法溶入到舞蹈当中,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4、亲近泥巴,大胆创作

  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动手制作泥塑,我给学生出示一些主题:如水果、蔬菜、玩具、点心等,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技法大胆想象,明确主题,构思制作出新颖而又别致的泥塑作品,教师可巡视指导。

  5、展示交流,体验成功

  展示学生制作的每一幅作品,不管最终的效果如何我都给予鼓励。然后让他们自评、互评或师生共同评价,特别是让学生对自己制作比较精美、有创意的作品谈谈制作的过程,方法和体会。目的是巩固本课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6、展开联想,升华主题

  此环节我主要从泥巴与水、泥巴与植物、泥巴与环境的关系,这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去讨论、思考和体验。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泥巴的情感,逐步认知泥土与人类的关系,因势利导地渗入环保教育,再利用拟人的方法,表现各种与泥巴有关的自然灾害。比如:

  (1)水多了,泥巴会哭泣;水没了,泥巴的嗓子会干得裂开来。

  (2)泥和水发疯了,河水会变浊,荒滩、沙漠、泥石流也就多了。

  (3)我们都希望青山绿水永远是我们的好朋友。

  五、说教学评价

  在这堂美术教学课的设计中,我能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活泼有趣的教学手段,创设出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提供给孩子许多说的机会、演的机会、操作的机会。所以孩子们能投入较大的热情大胆想象,根据老师教给的方法创造出许多富有创意和情趣的泥塑作品。这样一堂美术课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让学生掌握捏泥的基本技法,更能给学生能带来快乐。

【篇二】小学一年级美术说课稿范文

  一、说教材

  因为《下雨了》这一课属于“综合•探索”这个学习领域里的课业,所以在设计本课时,无论是形式还是在内容的设计上,都始终围绕“综合•探索”这个教学理念。

  对于这一课的内容,我是这样理解的:由于孩子们对下雨并不陌生,也有着特殊的情感,所以这节课很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也很容易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本课教材力图用各种方式展现雨,并大胆地表现雨中人物的动态。这就要求我们课上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对教材的理解,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人物的动态,学习表现雨中的情景。

  (2)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3)能力目标:训练学生观察、记忆和表现能力,培养合作意识。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又确定了教学重、难点。

  1、简单了解大自然与人的关系,运用各种方法表现雨和雨中人物的活动。

  2、大胆表现生动的人物动态,处理好人物与景物的关系。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指出,教学是师生学习的共同体,是师生共度生命的历程,是共创人生体验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只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层次的参与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

  在教学过程中,我很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让他们把自己亲身感受到的或是肉眼观察到的雨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表现出来,学生用点、线来表现自己心中的雨。

  在教学时,我还尝试着设置情景,在引导学生观察范画之后让学生通过模仿,身临其境地感受画中人物的动态,孩子们有的抱头狂奔、有的撑着小伞,慢悠悠地欣赏雨中的美景,来表现他们在雨中的快乐,大胆地表演激发了他们强烈地创作欲望。我趁热打铁,让学生拿起手中的画笔和周围的同学合作,去大胆地描绘,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的创作水到渠成。有的学生的画,用长线条表现雨,在雨中,几棵大树也是斜的,展现了狂风大作,雷雨交加的情景。有的学生画的雨,用水珠来表现,而且水珠还带着灿烂的微笑,在雨中,花开了,草绿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春雨图。看来,要想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位置,努力创设自由、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只有摆正了自己的地位,才能凸现孩子的才华。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小雨沙沙”歌曲导入,引出课题。)

  放音乐学生边唱边做动作,唱完后并提问歌唱的是什么时候(引出课题“下雨了”)

  (二)授新课:(以下雨的影片让学生更直接的感受下雨,观察下雨时的雨的形状。)

  1、播放“下雨过程的影片”先刮风,打雷伴着闪电,然后下雨,雨是由小到大然后到停的过程。

  (A)提问:“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B)讨论:“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下雨”

  (C)讨论:“如何表现雨?”(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来)

  2、欣赏下雨时的动画片段(激发创作欲望,了解下雨时人物的动态)

  A、师生合作模仿影片里下雨时的人物动作(为了更进一步体验与感受下雨时人物的动态。)

  B、小组讨论“如何表现下雨时的人物动态?”(通过上述游戏表演和学生讨论突破了重点与难点。

  C、欣赏(学生作品六幅)提问“小朋友们是怎样表现下雨)

  (三)学生绘画(重视个人创作与集体创作结合)

  要求:可以画看、想到的下雨的人、动物,也可以画下雨时的心情和感受。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的创作感,激发学生创作出与众不同的画。达到启发想象力与创新。

  (四)小结(学生自评、互评和师生评相结合方式,体会成功的喜悦。)

  A、请生相互参观交流作品的成功之处。

  B、请各别同学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说明。

  C、师和生共同表演学生作品里下雨时的喜悦情景。

  四、课后反思

  (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对下雨时人物、动物的认识并表达自己的感受,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将学生看作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合作者,确定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学生缺乏对生活的深入观察,有部分作品人物动态不够生动,缺乏想象力。

【篇三】小学一年级美术说课稿范文

  一、说教材

  本课是小学一年级美术第一册第11课《玩泥巴》的第2课时,此课是以美术为切入点的综合性艺术课,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而设置的课程。

  本课用泥土为制作材料,通过学生的创作活动去发现运用压、捏、搓、团等基本方法,组合简单的立体模型。教学内容非常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情感需要,使学生在空间和质感上得到全新的认识,玩中学、学中做,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可能的发挥,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和研究、创造的能力,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

  二、说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玩泥的最基本的技能技巧知识,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创造出各式各样的泥塑作品。

  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主动探究意识,使学生能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说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学习搓、团、捏、压等基本技法,使学生在愉悦的艺术活动中进行创作、表达和交流,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表现丰富多彩的泥塑作品,并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去,体现其应用价值。

  2、操作领域: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察能力和创造想像能力,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鼓励他们进行具有探索性的个性化艺术活动,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

  3、情感领域:塑造带有人文主题色彩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要珍惜泥土、保护环境的意识以及要热爱生活的情感。使学生认识到尊重、关怀、友善、团结协作是人类的美德,提高其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与发展。

  四、说教法:

  本课运用了综合艺术感教学法,将极富感情色彩的音乐和美术加以综合,通过音乐启趣的“氛围渲染”、再加上“看一看、猜一猜”、“找一找、试一试”、“玩一玩、做一做”等一系列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力求使学生从多感官、多渠道、多角度的参与步入“情”和“趣”的泥塑世界。

  在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兴趣、需要、经验摆在重要位置,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创作,培养其自信心,调动学生潜能,发展学生的对泥塑作品的表现力,激发学生对泥塑作品的求知欲和创作欲,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解决本课重难点。

  五、说学法:

  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在探索中尝试、在探索中创新,使学生主动学习,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首先学生通过“猜一猜”的活动,积极去分析教师所提供的泥塑作品,比一比谁发现的特征多,谁的反应最敏捷,从而训练学生敏锐洞察力。

  其次学生通过“找一找”的活动,自己总结出“搓、团、捏、压”四种技法,体味这几种技法的特点,再通过“说一说”加深理解,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玩一玩”的活动,是学生的实践*作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能力,在实践中体验乐趣,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个性特征,大胆进行创新,使之愿学、乐学、善学。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体现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评一评”活动是一个延伸过程,学生通过自己的评,自己的说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同时通过交流还可以形成一个带有浓厚人文主义色彩的氛围。

  总之本课程的全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一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

  六、说教学设计:

  (一)氛围渲染

  上课一开始,以一首《找朋友》的歌曲切入课题,在学生的潜意识中率先埋下了泥土是我们的好朋友这颗种子;其次,在整堂课中贯穿了《泥娃娃》这首歌曲,在引导学生听、唱、表演的基础上挑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恰当的融入了音乐和舞蹈的成分,充分体现了艺术课这门课程的优势所在。

  (二)看一看、猜一猜:

  在这一环节中,出示大量的泥塑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分析作品的特征及制作方法,同时通过看一看、猜一猜、比一比的方法,训练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从而引出制作所有的泥塑作品都是从玩泥球、泥条、泥饼……开始的。揭开泥塑作品这层神秘的面纱,消除学生心目中“难”的概念,增强“我不但能做并且能做好”的自信心。(三)找一找、试一试:

  这个环节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寻找掌握搓、捏、团、压等基本技法的重要阶段。共分四层:

  (1)寻找搓、捏、团、压四种基本技法,让学生在玩泥的过程中,自己总结制作时所用的手法,比比谁找的最多,使学生养成勤动脑、善思考的好习惯。

  (2)赋予泥球、泥条、泥饼生命感,告诉学生他们不但本领大,而且还会变魔术,从而挑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3)通过电脑课件,一边向学生展示泥球的变换的全过程,一边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增强其直观性和感染力。

  泥球——一串葡萄——太阳花——心形项链

  (4)展示泥条的变换过程。

  泥条——小房子——烟灰缸

  引申:请学生联想泥条还可以变换成什么,培养其想像力。

  (5)泥球、泥条这两个好朋友的组合过程。

  泥球、泥条——螃蟹——小鸟——蝴蝶——花朵

  向学生进行爱护动植物的情感教育,并对学生进行祝福。本环节通过找技法——泥球变化——泥条变化——泥球泥条组合变化几个阶段的环环递进式的教学,可充分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四)玩一玩、做一做:

  这个环节注重的是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践,让学生在玩中做、做中玩,通过老师的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自由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拓展思路,使创作的内容既新颖又丰富多彩。

  (五)评一评、说一说:

  本环节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把问的权利和评的权利交还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最后,我还为学生设计了一个“心灵手巧”纪念盘,按下学生的手印,留下学生学习的轨迹,用于记录此刻最美好的情景。同时还引出了“泥来自于土地,它就像我们的母亲,能孕育好多好多小生命,我们要爱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这一具有强烈人文关怀的主题,使本课进一步升华。

小学一年级美术说课稿范文相关文章:

关于美术的小学一年级教案设计三篇

为您准备了小学一年级新学期开学演讲稿示例【三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期中数学试题

2018年小学一年级观后感范文三篇

小学一年级关于端午节的作文10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最新一年级下册课文《四个太阳》教案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四个太阳教案(9篇)

2014年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年度工作总结报告

北京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小学一年级美术说课稿范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xiaoxue/yinianji/163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