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小学 > 一年级 > 小学一年级语文《荷叶伞》原文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荷叶伞》原文及教学反思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小学一年级语文《荷叶伞》原文及教学反思

微信扫码分享

【#一年级# 导语】《荷叶伞》是一篇充满爱意、内容浅近的童话故事。课文语言生动有趣、故事情节贴近儿童生活,极富感染力,易引起儿童的兴趣。以下是金笔头网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荷叶伞》原文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一年级语文《荷叶伞》原文

  下雨了。

  荷叶姐姐像一把翠绿的伞站在池塘里。

  一条小鱼游过来,躲在荷叶伞下。一群蜻蜓飞过来,躲在荷叶伞下。一只青蛙跳过来,躲在荷叶伞下……

  荷叶姐姐为别人遮了雨,她自己却淋湿了。

  雨停了。阳光照在荷叶伞上,亮闪闪的,那是荷叶姐姐在高兴地眨着眼笑呢! 

2.小学一年级语文《荷叶伞》教学反思

  听完贾老师的第一课时以后,我才在我班进行了本课的教学。贾老师的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听完贾老师的这节《荷叶伞》,让我对识字教学有了更新、更高的认识。这节课,贾老师安排的层次鲜明,先让学生自己读,再请学生领读,其余跟读,接着小组讨论组词,再班内汇报交流。还有一点值得我学习的就是学生读的时候带拼音读,跟读的学生还做出了声调的手势,这种方法正适合我班的学生。我们班有2、3个学生的声调老是标不准,而我也一直在寻找最适合的方法,也曾多方询问,让孩子多读就是我现在用的方法。我觉得贾老师的这种方法非常好,不但可以帮助标调不准的学生,对其他学生来说,也能起到巩固的作用。

  “天气晴,河水清,草木青青好心情。小蜻蜓,大眼睛快来这里捉蚊虫。”这首区分带有“青”的形近字的小儿歌,不但让学生在快乐中学知识,也让我从中得到了很多。首先就是贾老师的基本功和教学经验,她能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预想的非常到位,并且还能做好充分的准备加以应对。尤其是这首小儿歌,可以说是整节课的点睛之笔,既教授了知识,丰富了课堂内容,还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快乐的参与到课堂之中。

  从字到词,从词到句,从句到课文的这些的过渡,贾老师安排的也非常巧妙,很自然的解决了课文中较难读的地方,而且,整节课的环节之间非常紧凑,课的含量相当大,让孩子们从短短的40分钟内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有了贾老师的这节课,我对我的课堂教学也有了一定的思路。以前我在进行识字教学时,特别注重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记字方法。我发现这样占用的时间太长,大部分课都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而且学生的记字方法总是局限在“加一加、比一比”这些最简单最常见的方法中,每节课都是在大同小异的进行着。如果再加强学生在记字的方法,那么所占用的时间只能会更长。所以,我决定,将交流记字方法和交流组词结合着用,然后再尝试着寻找更好的识字教学的方法。

  在课文教学的第一课时,不但要进行识字,还要让学生初读课文,达到读流利,读正确。从贾老师的这节课中也能体现出这一点来。找出文中较难的句子,先让学生攻克难点,再进行整篇课文的处理,这样做很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我也正这样去做,尽量在识字的环节中节省时间,以便更好的进行读文的教学。

  我在第一课时的教学时,就将她的教具也请到我们班,按照贾老师的思路进行的。由于我又加入了让学生交流记字方法,所以一节课没能完成教学任务,但总的来说,效果还不错。

  第二课时中,孩子们的表现也很出色。在说到第三自然段的省略号时,由于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孩子们很快就说出了什么意思,还列举了很多生活在水中的小动物。孩子们的表演最有意思,动作做的是惟妙惟肖,可爱极了。还都说出了自己的话:谢谢荷花姐姐,我一定也帮助你,我还会去帮助别人。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的走入贾老师以及其他老师的课堂,充实自己,弥补不足。

3.小学一年级语文《荷叶伞》教学反思

  《荷叶伞》一课结束了,我觉得尚有不妥之处,现把我的几点想法总结如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荷叶伞》是一篇充满爱意、内容浅近的童话故事。课文语言生动有趣、故事情节贴近儿童生活,极富感染力,易引起儿童的兴趣。因此,在课开始我便用巧妙的语言激发学生兴趣。我是这样导入的:“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把神奇的伞它叫荷叶伞”我随手板书:荷叶伞。请同学读这三个字。读过之后,我很自然的提出一个问题:“你读了这三个字,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积极举手发言:“我想知道是谁的荷叶伞”“我想知道荷叶伞借给了谁”“荷叶伞有什么用”……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一读课文,想一想你能解决什么问题?自然转入第二个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读完课文后回答自己解决的问题。

  二、朗读感悟

  让学生朗读一、二自然段,提问: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小青蛙们的心情怎样?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学生通过朗读回答问题,师适时引导,指导学生朗读,重点指导“欢乐的鼓点”“欢乐的舞”。在这一过程中我缺乏示范朗读,学生朗读不到位。而且,全部是由老师发问没给学生自主提问的机会。接下来,让学生朗读三、四自然段,小青蛙把伞借给了谁?他的心情怎样?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再学习这两段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学五、六自然段。在这一过程中,我缺乏指导,高估了学生能力,使学生朗读不到位,理解不透彻。接着,齐读最后一段,青蛙把荷叶伞还借给了谁?一语带过。

  三、拓展

  在了解全文后,进行拓展:小青蛙还会把伞借给谁?模仿三、四段说一说。留给学生充分时间进行说话练习。

  四、作业

  看一看你身边有没有乐于助人的事?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我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反而以我的提问贯穿始终,没有联系实际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并改正。

4.小学一年级语文《荷叶伞》教学反思

  上完《荷叶伞》一课,我觉得有很多得与失。

  1、利用优美的课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课一开始,我就给学生出示了一幅美丽的荷叶图,翠绿的荷叶,晶莹的水珠给学生带入了美妙的池塘。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达到了极点,发言积极踊跃,接着带着激情自然地导入了本课。

  之后,在讲述课文的过程中,我又播入了精心制作的Flas*,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们把学生一起带入了雨中,带入了课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

  2、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体会词句

  课文中,有一段是写“小青蛙、小蜻蜓、小鱼”三种小动物采用不同的动作躲到荷叶姐姐的伞下。其中动词“游、飞、跳”是重点词语。为了让学生更生动、形象地体会到小动物们的动作,我采用表演的形式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我找了两组“演员”到台前进行了表演,学生一下子就把情绪提高到了极点,对小动物们的动作也有了深刻的印象,观看的过程中学生直观地理解了不同的动词:游过来、飞过去、跳过来,使我们的语文课生机勃勃。

  3、尊重学生,提倡创新精神

  在讲课中,我设计了“还有哪些小动物可能躲到荷叶姐姐的伞下?”、“你喜欢哪个小动物?”“你想对荷叶姐姐说什么?”等开放生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畅所欲言,丰富了课文内容,拓展了学生思维。

  4、注重师生互动,拉近师生距离

  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我在开始设计了师生比赛过关的游戏,以往都是学生之间比赛,这次我也与学生一起参加比赛,和他们分享快乐,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上课纪律也非常好,之后,我又参与学生的读课文,分享劳动成果,充分拉近了师生距离。

  不足之处:

  1、个别词语没有理解到位

  如,文中的小动物是一条小鱼,一群蜻蜓、一只青蛙,在学生表演的时候,我找的是一位学生表演小蜻蜓,没有让学生把一只与一群作比较,是一个漏洞。

  2、文中的省略号没有点到

  当学生说到在荷叶姐姐的伞下躲雨的小动物还可能有蝴蝶、小乌龟、小蝌蚪等时,应设计这样一个环节:“书中都写了吗?”“用了一个什么号?”让学生懂得省略号在此的意义。

  3、由于时间关系,最后一个自然段处理得有些仓促。

5.小学一年级语文《荷叶伞》教学反思

  《荷叶伞》一课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但它带给孩子们对语文的兴趣和享受到语文的快乐是无尽的。尤其是孩子们那入情入境的课本剧表演把课堂推向了高 潮,实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达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效果,教师是学生的首席,参与,引导,组织学生活动,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并点燃了学生创造的火花。

  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现在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仅以此共勉。

  一、创设情境,激发表演兴趣。

  在教学《荷叶伞》时教师创设情境,用情境渲染法,让学生入情入境,自己感悟。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出示一把绿色的雨伞,我问学生:“这篇课文中的每个人物都这么可爱,你们想不想演一演课本剧?”我的提议立刻得到大家的响应,“好,下面我们就用这把漂亮的雨伞作道具,表演课本剧。”首先我们进行分组排练,请同学看具体要求:仔细读课文,选择你喜欢的角色,想象你的动作表情。例如:小蜻蜓是怎么躲在荷叶下的?它可能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大屏幕出示要求)学生兴奋极了,纷纷自由结组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有的还带上自做的头饰,投入到排练中。此时已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世界,经验世界,想象世界,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

  二、尊重学生,提倡创新精神。

  在巡视指导时,韩旭小朋友对我说:“老师,我不想演课文中的小动物,我有小乌龟的头饰,我想演小乌龟。”他把一个漂亮的小乌龟 头饰举到我眼前,我眼睛为之一亮,欣喜地接过小乌龟 头饰赞叹道:“啊,多可爱的小乌龟呀,韩旭小朋友的想法很有创新,你想想小乌龟是怎样来到荷叶伞下的?”边说边亲切地把头饰戴在韩旭的头上,韩旭高高兴兴地去参加创作表演了。于是我启发同学们想一想,还可能有哪些小动物来到荷叶伞下躲雨呢?老师的肯定给了学生莫大的鼓舞,打开了想象的闸门,点燃了学生创作的火花。在学生七嘴八舌的议论中,小蝌蚪、小乌龟、蜜蜂、蝴蝶纷纷来到了荷叶伞下,为我们的课堂带来了新的乐趣,丰富了课文内容,拓展了学生思维。

  三、关注差异,培养学生自信。

  当我走到教室后排时,发现这一组同学各个沉默不语,我一看,原来他们几个平时普遍胆小,不爱发言。我真诚地对他们说:“我可以加入你们组吗?”几个孩子高兴极了。我又问:“你们希望我演谁?”“荷叶姐姐!”他们异口同声。我高兴地说:“谢谢同学么们给我这个机会。那谁演美丽的小蜻蜓?”“我!”景兴港选择了角色,接着,王帅演青蛙,李男演小鱼,王珊读旁白。我非常投入的扮演我的角色,伸展双臂,优美的旋转,表现荷叶姐姐为别人遮风挡雨,不怕自己淋湿的奉献精神。同学们被深深感染了,李男夹紧双臂,在身体两侧摆动着小手做小鱼游过来,景兴港张开“翅膀”飞过来,王帅做小青蛙的样子跳过来。我关切地问:“你们冷吗?”这个说:“不冷,谢谢荷叶姐姐。”那个说:“荷叶姐姐,你真好!”他们幸福的偎依在我身旁,感受着荷叶姐姐的温暖,也感受着老师的爱。

  当然在全班汇报表演中,各组表演惟妙惟肖,朗读绘声绘色。我们组的演出赢得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正是教师的参与,引导激发了学生的热情,鼓舞了学生的士气,克服了胆怯的心理,增强了自信,使学生学习语文的同时享受语文的快乐。表演的同时,观看的过程中学生直观地理解了不同的动词:游过来、飞过去、跳过来,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小乌龟爬过来,蝴蝶飞过来,小蜜蜂划着花瓣船飘过来等等。学生亲身感受了躲在荷叶姐姐的伞下是多么幸福,温暖,快乐!发自内心的表达着对荷叶姐姐的感激之情,一句句话语真令人感动,我们的孩子是何等的聪明、可爱呀!

  在这节课中,教师没有直接讲解学生不懂的知识,而是把学习的结论与学习的过程结合起来,营造宽松的氛围,尊重学生,赞赏学生,真诚与学生合作,为不同差异的学生提供服务,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平台。指导每一个学生去把握,去调控,去完善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体验,更好的发展创新“会学”的能力及优良品质。

小学一年级语文《荷叶伞》原文及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关于小学一年级周记100字

牛津版小学一年级英语下册期末考试题

小学一年级上册英语期中试卷

2022年小学一年级班主任的工作总结

小学一年级奥数应用题练习题5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练习题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日记100字:游泳学习班

小学一年级记事作文童年的趣事

小学一年级学游泳的记叙文作文250字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小学一年级语文《荷叶伞》原文及教学反思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xiaoxue/yinianji/167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