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小学 > 一年级 > 小学一年级语文《人有两个宝》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人有两个宝》教案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小学一年级语文《人有两个宝》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一年级# 导语】本课是根据陶行知的《头脑相长歌》改写的一首儿歌。共六行三句话,语言朴实无华,内容通俗易懂,符合儿童的口语习惯,便于背诵。以下是金笔头网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人有两个宝》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一年级语文《人有两个宝》教案

  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课《人有两个宝》。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陶行知的《手脑相长歌》改写的一首儿歌。共六行三句话,语言朴实无华,内容通俗易懂,符合儿童口语习惯,便于朗读背诵。配有两幅插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课文后田字格中有8个要求学会的生字。本课训练的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

  学生分析

  学习本单元时,学生入学将近两个月,已学完了汉语拼音,认识了部分生字,阅读了几篇小韵文,有了初步的识字和阅读经验,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就要提倡一些新型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构建平等、民主、合作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寓教于乐,让学生喜欢语文这门学科。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愿望。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教师希望学生始终处于探索和发展的状态,通过观察、质疑、思考、联系生活,主动合作认识生字,学习短文,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同步的发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是很大的,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朗读背诵课文、识写汉字

  教学准备:投影片、词语

  一、导入新课

  1、智力问答:世界上谁的本领?有什么本领呢?(学生分组讨论后,各组组长宣布本组讨论结果,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rén

  “人”,生认读汉字。)

  2、师:听大家这么一说,老师也觉得人的本领可真大呀!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宝(师完整

  rén yǒu liǎng gè bǎo

  板书课题:人有两个宝)

  (评:“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小问题立即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各小组讨论热烈,新课伊始就营造了一个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3、生看拼音认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

  1、师提问: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根据回答提醒学生读时强调“两个”,“宝”是指“宝贝”)你又有什么小问号要问呢?(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整理后有序地板书)

  2、小问号的答案就在课文里,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吧。(各组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评:引导学生就课题发问,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也调动了学生阅读探究的积极性)

  3、指名试读课文,师生共同参与评价,相机正音(特别注意双手、大脑、做工、思考、创造的字音)。

  三、细读课文

  1、学习第一句

  ①大家读过课文后,现在一定能解决自己提出的第一个小问号了——人有哪两个宝呢?(请学生试读文中的句子,师相机用投影打出书上68页图帮助理解)

  ②指导朗读,注意词儿连读(可边读边做双手摸头的动作)

  2、学习第二句

  ①提问:双手和大脑分别有什么本领呢?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请学生试读文中的句子)

  ②理解“做工”

  a、出示词语卡片“做工”学生认读后,用投影打出书上69页图,请学生看图后说一说:图上的小朋友们用自己能干的小手在干什么?(引导学生有序地看图,并把话说完整)

  b、小组交流:人们的双手还会做哪些事呢?(学生练说“××的双手会……”句式)

  c、师:双手会做工,“做工”就是做事、工作。双手能做这么多的事,真是人的一个宝啊!

  (评:适时出示投影片,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中,帮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使文字内容实在化,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为后面的说话训练奠实了基础)

  ③理解“思考”

  a、我们在用双手做事时,我们的另一个宝贝——大脑在干什么呢?(生回答)

  b、小组讨论:(可以说说图上的小朋友,也可说说自己)

  c、师:人们用双手做事时,大脑同时也在想这件事,在动脑筋想问题想办法,也就是“思考”,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所以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

  ④指导朗读第二句。

  3、学习第三句

  ①怎样用好这两个宝呢?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请学生试读文中的句子)

  ②理解“创造”

  a、出示词语卡片“创造”学生认读后,小组讨论:工人叔叔做出了哪些新东西?农民伯伯在田里种出了哪些新东西?(师小结:这些都是他们的创造,世界上出现的新东西、新事情都是人们的创造。)

  b、请学生谈一谈是怎么创造出来的?

  ③师:同学们在平时用手又用脑,有了很多的创造,以后做事更要边做边思考,用手又用脑(强调“又”)。

  ④指导朗读第三句。

  (评:将重点词语的理解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沟通,增强了主体感受,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帮学生个性化地理解课文,既促进了课文内容的内化,又有效地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

  4、听老师范读课文。

  (评:一年级学生阅读经验贫乏,教师在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适时地示范朗读,全方位地定位语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朗读课文。)

  四、试背课文

  1、看图齐读课文后试背,展示自己的读书、朗诵水平。

  2、师用问题引背(人有几个宝?双手会什么?大脑会什么?怎样用?)

  3、学生试背,可自己创编动作,让我们每个人来用手又用脑,看谁最先背出来。

  (评:通过自我展示、问题提示、自编动作的形式,将单一、机械、重复的课文背诵变为有趣味的多样化活动,学生参与积极性高。)

  4、小结背诵情况,请学生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首儿歌的?

  (评: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帮学生逐步积累学习方法,从小处着眼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5、师表扬学生用手又用脑,不仅解决了自己发现的小问号,还背出了课文,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用好自己的两个宝。

  五、拓展活动:(课后完成)

  1、课外阅读注音连环画故事《鲁班是怎样发明锯的》

  2、画一画《五十年后的新淮安》

  3、准备《我会想!我会做》展示会(展示学生的各类作品,如字画、手工……)

  (评:阅读连环画故事不仅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而且拓宽了课堂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画、做等活动的开展,将语文与其它学科融合,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培养了学生时时处处有语文、学语文的意识,将语文的触角向课外延伸,向社会延伸)

2.小学一年级语文《人有两个宝》教案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读准本课生字,学会书写3个生字“人、个、大”。

  3、初步了解手和大脑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词。

  2、美观地书写3个生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猜谜(手)。这是一只手,可是我们人有几只手呢?两只手又叫什么呢?认读“双手”。

  2、谜语中告诉我们手能做什么?你知道手还能做什么?

  3、手这么能干,真是我们人的一个宝啊!

  人除了有手这一个宝贝,还有一个宝呢。它是什么呢?请你听老师读一首儿歌,然后告诉我。

  4、这首儿歌是好多年前我国一位的教育家陶行知老师写给小学生读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儿歌,也是我们进入小学的第一篇课文,1、人有两个宝。

  5、在题目中,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怎么认识的?还没有认识的字怎么办?拼读音节,齐读课题。

  “宝”什么意思?

  二、指导朗读课文:

  1、出示课文,看课文,听老师读。

  2、出示第一句:在这句两行里,有两个标点符号,我们在识字1里已经见过它们,一个是逗号,表示一句话没有说完,但是要稍微停顿一下;一个是句号,表示一句话已经说完了。以后看到句号,就知道是一句话。出示课文,数一数句号,有几句话呢?

  3、指导读好第一句;

  (1)这一句里我们已经认识了哪几个字?读一读。不认识的字请你拼音节读准它。

  (2)指导读好节奏:出示节奏线,说明意思——领读——齐读——指名读。

  4、指导读好第二句:

  (1)这一句里你又认识了哪几个字?读一读。不认识的字请你拼音节读准它。

  (2)出示难读字“会、做、思考”,读准字和词。

  (3)指导读好节奏:出示节奏线——领读——齐读——指名读。

  5、读好第三句:

  (1)自己读句子,不认识的字拼读。

  (2)出示词语:又用脑、才能、创造。

  (3)出示节奏线,自己练习读——指名读——齐读。

  6、出示生字词语,齐读——自己读——指名读——齐读。

  7、出示课文,齐读。

  8、在书上标出节奏线,自己读——指名读——齐读。

  9、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朗读课文,在下一节课,我们要一边读课文,一边看图,好好了解手和大脑的用处。下面,我们就用我们的双手和大脑来学习书写生字。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学习生字时,大脑有什么用?双手又有什么用?

  2、出示第一句,读读要学写的生字“人、个、大”,口头组词。

  3、指导书写“人、个、大”:

  (1)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2)有撇和捺的字写字规则是什么?

  (3)这三个字的撇和捺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4、逐字指导书写:

  (1)说笔顺。

  (2)说在田字格中位置。

  (3)范写。

  5、在书上描红。

  6、在习字册上仿影、临写。

3.小学一年级语文《人有两个宝》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内容,直到背诵。指导书写生字。

  学生学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猜猜看,世界上谁的本领?(人)是的,我们生活中吃的粮食、穿的衣服、住的房子、走的大路,还有汽车、火车、轮船、飞机……都是人的劳动创造出来的。人有这么大的本领全靠两个宝贝呢!(揭示课题:人有两个宝。)

  2.齐读课题。(注意读准字音,强调“两个”。)

  3.“宝”就是指宝贝,小朋友们一定很想知道,人的两个宝贝是什么?你能从图中看出来吗?(出示投影胶片,启发学生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们都在做些什么?)

  4.教师小结:做任何事都要用脑来思考,用双手来做,双手和大脑就是人的两个宝。

  二、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出示词语卡片:双手大脑创造才能用手用脑做工思考。)指名读,教师检查其读音。

  3.学生再读课文。

  4.指名分读句子。

  (1)课文共有几个小句号?有几个小句号就有几句话。(共有三句话。)

  (2)指名分读句子。评读。(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多字、不漏字。)

  (3)比赛读。(要流利,不拖调。)

  5.打乱生字卡片,抽认读。组成词语读。齐读。

  三、指导学习书写汉字。

  1.指导识记字形。

  2.学生按笔顺进行描红。

  3.重点指导“捺”的写法:起笔要轻,捺要有脚,略停稍重写脚跟,然后轻轻提笔写脚尖。(教师板书描红“人、个、大”中的“捺”。)

  4.学生描红,教师巡视,纠正错误执笔写字姿势。

  5.教师板书讲解,学生临摹。

  作业设计: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人有两个宝

  两宝双脑会创造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课内容,指导书写剩下的生字。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活动。

  1.复习词语生字。

  2.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

  二、朗读理解课文。

  1.教学第一句。(指名读该句。)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人的两个宝是双手和大脑。)

  2.教学第二句。为什么说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呢?(指名读该句。练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一说。)

  (1)看一看图片,理解“做工”的意思。(在这里泛指工作、做事。)并说一说,我们的双手会做哪些事呢?(出示投影胶片,让学生练习说完整的话:我的双手会……)

  (2)想一想,大脑还会干什么呢?“思考”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动脑筋想办法。)教师小结:人们在做事时不仅要用手,还要用脑,所以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

  3.我们该怎样用好这两个宝呢?教学第三句。(指名读该句,启发学生领会句子的意思,什么是“创造”?工人叔叔做出了哪些新东西?农民伯伯在田里种出了哪些新东西?小朋友们,你们又做过哪些东西?是怎样做出来的?)教师小结:世界上许多新东西都是人“用手又用脑”创造出来的,用手做,用脑想,手和脑一起用,就能有许许多多的新创造。

  4.小朋友们,你们觉得人的两个宝有用吗?它们帮助小朋友们完成了什么事情呢?(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三、看图读、背课文。

  1.齐读课文。

  2.用问题引读课文。人有哪两个宝?它们有什么用?怎样用好这两个宝?

  3.尝试背诵。

  四、指导书写“手、工、用、又、才”五个生字o

  1.识记汉字。

  2.学生按笔顺进行描红。

  3.重点指导书写“手、用”两个生字的写法,注意框架结构。

  4.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小学一年级语文《人有两个宝》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一年级爱劳动班会

小学一年级阅读理解练习题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奶奶的白发》教学案例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典型练习题精选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北师大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试卷上册第一单元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题

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英语老师教学计划

小学一年级日记范文10篇

小学一年级国庆节手抄报:国庆节游玩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小学一年级语文《人有两个宝》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xiaoxue/yinianji/167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