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小学 > 一年级 >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出生的故事》说课稿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出生的故事》说课稿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出生的故事》说课稿

微信扫码分享

说教材:

  听说活动《出生的故事》,听说是交际的前提,学会倾听,清楚表达,是社会生活所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同样,更是现代社会善于交往所必须掌握的一点。这篇教材提供了一个叫“早早”的孩子出生的故事。介绍了他出生的时间 、体重、身高、样子、名字的来历和特殊的经历。让孩子们去查找自己出生时的各种资料,依据听到的内容和层次,模仿说话,提高表达能力。同时,又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幸福、父母的辛苦及对自己的一片深情,知道自己从孕育到出生到成长都倾注了父母无数的心血和爱。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自己出生时的情况,并能清楚有层次地向别人介绍。知道人孕育——出生——成长的过程。明白如何与人交流,怎样明白地表达。

  2、能力目标:培养听说能力。认真听,听懂主要的内容;能够复述,复述是模仿的前提;模仿说,说清表达的内容,为今后与人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3、情感目标:了解父母为孩子经受的痛苦、操劳,感受亲人无私真挚的爱与强烈的期盼,激发孩子对父母的感激,热爱之情。在一种人文氛围下,体验人性的美,培养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

  1、能听懂录音内容。

  2、能模仿或创造性的讲述自己出生的故事。(此点最为重要)

  教学难点:

  学会有层次,清楚并有创意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教学准备:

  配套录音带、 图片、学生收集的各类文本音像资料、 家长的录音 、教师自己出生的相关资料

  说学生:

  一年级的孩子,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特别是对自己的出生的故事。因此,他们会满怀兴趣地学习。孩子们模仿能力极强,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在家长的必要帮助下,他们有能力主动去听、去复述、去表达。还可以进一步培养他们“认真听、大胆说”的良好习惯,为今后的写作、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

  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选择如下方法,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使学生感兴趣,有话说。

  2、充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将教科书“这本小书” 与生活“ 这本大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我们从学生、家长、教师三个维度挖掘语文教材及这教材外的人文内涵。

  3、 注重面向全体、分层教学。

  我们的教学原则之一“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因此在课上我们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使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4、重视听说能力的训练。

  设计听2——3遍录音,要听出主要内容,听别人说话要听出不同之处,并且有层次、有特色地表达,其中还教给学生一些语文知识。使学生学会倾听,能够模仿,敢于表达,培养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为以后与人交流打下基础。

  二、发挥了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的作用,体现了教师在课堂中的首席地位。

  1、把握时机,恰当指导。

  2、创设氛围,引生入情。

  课前;

  (1) 提前让学生回家咨询,了解出生时的情况,搜集必要资料。

  (2) 请父母录音,回顾当年的情境与感受。

  说课上:

  从一声声啼哭,一张张可爱的宝宝图片,许多照片,交流故事等方面一步步将学生带入七、八年前,带回父母亲身边,创设表达的氛围,使学生有话说,急于说。在课堂浓郁的人文氛围中,激起老师、学生和听课者的共鸣。使教师、学生、文本达到了“人文互动”。

  三、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在课堂中多次设计:你想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对爸爸妈妈说点儿什么?等等。一步步将学生带入幸福的情境当中,受到触动。在语文的情感体验中,促进学习知识形成能力。并使学生在老师鼓励、协助下,形成一种“人文态度”——自主、自信、自尊、自强的主体意识及对他人的尊重、理解和欣赏,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注重了对学生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的培养。

  说学法:

  结合教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兴趣地学习,认真听录音、听同学说、积极主动结合自己的查找的材料练习说话。形成一个自主、合作的愉快氛围,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要求。

  1、出示卡片,在复习旧知,认识常用字中引出“专心听” “大胆说”两张卡片。对学生明确提出听说活动的要求。

  2、放录音:听婴儿稚嫩的啼哭声;展示图片:看婴儿的可爱的模样,引发学生想象和兴趣,引入新课。

  (此处设计,既明确了听说活动的要求,又在听与看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了人文氛围。既找到了一个与老师同学交流的空间,又在看与说中培养了观察、表述的能力。)

  二、反复倾听,尝试复述。

  1、放录音《出生的故事》。(根据学情,确定播放次数。)

  2、通过听录音,明确说话的内容。

  (一个叫“早早”的孩子出生的故事:出生时间 、体重、身高、样子、名字的来历和特殊的经历)

  3、复述

  4、再听一遍录音,按照老师的板书提示,把早早的故事讲一讲。

  (时刻将听与学生的说紧密相连,既培养孩子学会倾听,又锻炼了他们的表达与概括,复述的能力。并为下一个环节层次清晰的模仿说话做了铺垫。对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又符合了因材施教。)

  三、模仿录音,练习说话。

  1、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出生的故事,想把你的故事和大家分享一下吗?先和同桌或你的好朋友讲一讲、练一练。(结合课前搜集的各种资料:照片、父母的介绍等)

  2、 给大家讲一讲你出生的故事。(根据学生情况,教师适时指导:与人交流要彬彬有礼,落落大方;说完整话;表达清楚;条理清晰;渗透语文知识:人称、关联词语、好词佳句、详略处理等。)

  3、听了同学们这么多精彩的出生的故事,老师也想起了自己的出生故事,想听听吗?(引导学生学会重点说与众不同之处,学会有创意的表达。此处也可依据学生讲述的内容引出。正所谓“教无定法”。)

  4、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有自己的特别之处,谁愿意讲给大家听听。(重点指导,又不与上一环节重复,点面皆到,省时高效。)

  四、提高认识,升华情感。

  1、出示胎儿图片,头冲下,展示由一个小胚胎成长成一个可爱的婴孩的过程。

  2、一位同学母亲讲孩子出生的故事的录音。

  3、听了妈妈的话,大家有什么感受,想对妈妈说点什么吗?(感受亲人之爱,自己的幸福)

  4、指导学生,在讲自己《出生的故事》时,加入感受,效果更好。

  五、课外延伸,余味绵绵。

  1、放钢琴曲《给母亲的信》

  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教师拿出一个孩子的成长日记。告诉孩子们:“记录你们成长的方式有许许多多:一张张照片 ,一盘盘录像录音带,一本本成长日记,其中处处能让我们感受到父母的挚爱与企盼。请你们回去再找一找,读一读,有时间给大家讲讲你《成长的故事》。

  2、以一位母亲的话作为结束语:“和所有的母亲一样,我爱你我的儿子。我知道我不可能永远年轻,但我希望我永远是你眼中最美的母亲;我知道你总有一天会离我远去,但我相信你永远是我心中最牵挂的儿子!”

  板书设计:

  听说活动 时间    1995、 10、 5 22:05

  名字的来历 早早

  出生的故事     身高    40厘米

  体重    2600克

  特殊的经历 暖箱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出生的故事》说课稿相关文章: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看天鹅》同步练习题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卷(含答案)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出生的故事》说课稿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英语教案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看天鹅》同步练习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题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沪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风姑娘送信练习题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出生的故事》说课稿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xiaoxue/yinianji/195510.html